大聲呼喚:求關注!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
……
“沒想到這位趙兄弟年紀雖小,卻在國際、國內大局上有非凡眼光,心思縝密,就是在這人情世故上也不差啊。”陳演生感歎道,“定思回香港後說他是一代俊才,把他一通好誇,我當時總以為言過其實,可這兩天接觸下來,我卻覺得用一代俊才不足以形容他啊。”
“叔,你老這回該信我不是胡說了吧?”陳其尤戲謔道。
陳炯明、陳演生、陳其尤三人都是廣東海豐人,論起來還是同宗。依照輩分,陳其尤要稱陳演生、陳炯明兩人一聲“叔父”。
“信了。”陳演生歎道,“沒想到還真有這樣年輕的能人啊。”
“司徒老哥與趙兄弟他們幾個算是接觸時間最長的,老哥覺得他們幾個怎樣?”陳炯明一邊心中回憶著從昨天到現在與趙振中接觸的經過,思量著這個年輕人的所提的各項建議,一邊問司徒美堂。
“趙兄弟是今年8月份到美國的,要說我和他接觸的時間也不太長,不過,從與他的幾次談話和處事上,我覺得這位趙兄弟年紀雖小,卻可以用‘一代奇才’來形容。”司徒美堂思索著說道,“他的遠見卓識和深謀遠慮,你們在這不到兩天的時間裏也算見識了。不過,老頭子我對他佩服的卻不止於此。”
“據我了解,趙兄弟沒有上過正規學校,聽說基本上是靠自學,但在學識上卻不比正規院校科班出身的人差;他少年創業,白手起家,現在卻國內有四海實業,國外有華美公司;他積累財富,卻不貪圖享樂,而是用自身財富收留孤兒,救助災民,培養人才。這些可都是能常人所不能啊。”
“最讓我和黃老哥驚異的是,他如此年紀竟有一副超凡的好身手,似乎到了傳說中返璞歸真的境界,真不知他是怎麼練的。我和黃老哥也是好武之人,而且練了幾十年的拳腳,可同這位小兄弟比起來,那隻有灰心喪氣的份。”
“另外,趙兄弟他們幾個對於幫助安良堂兄弟,從不吝嗇,甚至出手幾百萬美元都毫不猶豫。對這樣的大氣度、大手筆,老頭子我可是隻有佩服的份兒了。”
“如此奇才,可惜卻不是我黨中人啊。”黃三德歎息道。
“趙兄弟的經曆確實夠傳奇的。不過,隻要他們能為實現‘希望之光’盡心力,是不是我黨中人並不很重要。”陳炯明說道,“再說,他們現在這麼年輕,讓他們整天和一群老頭子打交道,也有些為難他們了。就是我們幾個,對於黨內、堂內那些不聽安排的老資格也棘手得很。”
沉默片刻,陳炯明又道:“我覺得致公黨、致公堂確實要好好整頓一番了,要是還是眼下這種鬆散的關係,根本就無法去實施‘希望之光’。”
“黨內人員繁雜,堂內各堂口也有不少自行其是的,確實要好好整頓一下了。”黃三德點頭說道,“不過,競存你具體想怎麼辦?”
“我準備明年秋天在香港召開第二次致公黨代表大會後,修訂黨綱,重新進行黨員登記,爭取建立一個高效的,富有戰鬥力的黨,以便領導今後在南洋的活動。”陳炯明顯然心中已有預案,“至於致公堂,則可以象趙兄弟所說的那樣,成為致公黨的外圍組織。在發展力量的同時,致公堂還可以從事情報收集以及物資運輸等方麵的事情。”
“另外,由於未來致公黨的工作重心將轉移到南洋一帶,總部留在美國已經不適應情況發展的需要。我準備將致公黨總部遷移到香港。隻是美洲這邊的黨務、堂務就要麻煩兩位老哥了。”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都是為了海外華人能有個好前程,沒什麼麻煩的。”黃三德笑道,“競存你們放手去做就是了,美洲這邊我和司徒老弟撐著呢。”
“沒錯,我和黃老哥就在美洲這邊多辦幾所學校,多培養些人才,支持競存你們在南洋的行動。另外,也好就近與華美公司保持聯係。”司徒美堂點頭道,“不過,要是可能的話,競存不妨在香港和南洋也開辦幾所學校,以培養更多人才。憑我們現在的家底,不用為資金犯愁。”
陳炯明點頭認同。
在原本曆史上,致公黨是於1931年10月,在香港召開該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在當時的大會上,通過了以反對國民黨獨裁、實行地方自治為主要內容的政綱。並且,承認黨堂並存的現狀,提出黨堂分開、以黨領導堂的組織原則。也是在這次會議上,致公黨接受了陳炯明所提出的“三大特質社會主義理論”,即以中國為本位,以倫理為中心,以共同消費為特征的“社會主義”,並繼續推舉陳炯明、唐繼堯為黨的正副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