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資源我們也會在南洋進行開發的,隻是不在菲律賓而已。”趙振中繼續指點著地圖上蘇門答臘島中部說道,“按原來的計劃,我們將提前讓這裏的米納斯油田麵世。憑這個油田10多億噸的儲量,算是美孚在亞洲最大的原油產地了,我們完全可以推動小洛克菲勒在蘇門答臘島建立起完善的石油開采和冶煉加工產業。這樣,不但可以就近為我們和致公黨提供發展所必需的油料,也完全可以吸引日本人。”
提前開發米納斯油田,是趙振中經過綜合考量後決定的。現在開發米納斯油田的話,至少有四個好處:一是有利於向南洋移去華工,就近學習油田開發以及石油冶煉經驗;二是可以運送華工為借口,暗中向婆羅洲增加華人數量;三是可就近向婆羅洲及附近的致公黨力量以及國內趙振中等人領導的力量提供石油產品;四是將來可以更好的吸引日本人的眼球。趙振中相信,有了蘇門答臘島上的米納斯油田和附近婆羅洲北部英荷公司開發的文萊油田的吸引,完全可以促使日軍堅定南下的決心,再加上華美公司在南洋建設的鋼鐵、精銅、鋁、橡膠等產業的話,甚至可以加大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從中國戰場上向南洋一帶抽調兵力的力度。
“老趙,我怎麼覺得你在南洋布置了這麼多誘餌是在給日本人挖一個超大的深坑啊?”周昊思索著說道,“要是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完全占據我們這些產業的話,可會對其整體戰鬥力增強一截的,也肯定會增加太平洋戰爭的激烈程度。不過,你就不擔心日本人憑此加強對中國戰場上的攻勢嗎?要是日本人因此擴大了在中國戰果的話,那我們可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這些可不僅僅是誘餌,從明年開始,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如果曆史沒有被改變的話,那除去建設時間,我們至少還能有8、9年的收益時間。況且,你擔心的這個情況雖然可能存在,但基本上可以排除。”趙振中解釋道,“曆史上,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直到1944年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之前,中日雙方基本上沒有爆發大規模的作戰行動。在華日軍忙著治安鞏固,國共雙方也各自積蓄力量,摩擦不斷。也就是說,砸自己腳的事情基本上不會發生。何況,憑我們到時發展起來的力量,也用不著為此擔心。當然,在日本人奪取這些產業做助力之後,太平洋戰爭很可能會更殘酷,也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不過,那基本上就是日本和美國雙方的事情了。”
“可老趙,我怎麼覺得有些不大對勁啊?”周昊端詳著地圖道,“你看,婆羅洲北部本來就有英荷公司開發的文萊油田,西邊蘇門答臘島上又出現個米納斯油田,再加上北麵菲律賓領土上我們建設各種產業以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婆羅洲上存在的大片橡膠園,這些可都是會吸引日軍進駐的。致公黨要是在婆羅洲附近島嶼上重建蘭芳共和國的話,那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將會處於日軍包圍中的。”
“要想讓重建後的蘭芳共和國獨力對抗日本的話,這肯定不現實。但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要是有個4、5年時間的建設和準備,憑借地形優勢和熱帶雨林氣候,和日軍進行叢林遊擊戰保持對峙狀態還是不成問題的。”趙振中歎了口氣,接著說道:“要說形勢緊迫的話,那我們未來在國內麵臨的形勢將會更加嚴峻。可要想讓我們的民族複興,國家強盛,華人在世界上不再被歧視,我們隻有將麵前的敵人全部打倒,在屍山血海中殺出一條活路。想不付出代價的和平崛起,那隻不過是一個一相情願的笑話!”
“致公黨在南洋重建蘭芳共和國的行動肯定會遭到各方的反對。哪怕他們打敗了荷蘭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西方列強和南洋土著也不見得會買他們的帳。隻有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打敗了英、美、法等列強在這一帶的殖民軍,並鼓動當地土著對抗西方的時候,才是蘭芳共和國彰顯力量的時機。隻要他們不與日軍妥協,並一力抗爭到底,那必將奠定蘭芳共和國戰後在南洋的強勢地位。”
“可以說,荷蘭和日本是蘭芳共和國重建和發展的兩個坎,也是兩塊磨刀石。經過荷蘭的考驗,蘭芳共和國才算事實上重建;而經過日本的考驗,蘭芳共和國才能被列強認可和尊重,也才能震懾南洋一帶的宵小,使他們才不會有其他歪心思,南洋一帶的華人也才算有了個真正的依靠,不會再出現曆史上被人任意宰割的現象。”
“我們的尊嚴和敵人對我們的尊重從來就不是靠金錢和妥協所能換來的,而是打出來的!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後果就是自己的大使館被炸卻隻能抗議!曆史早就一次次的證明,沒有堅強武力做後盾的和平,那隻不過是沙灘上的城堡,是經不起海浪衝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