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實地改革(三)(1 / 2)

自從那夜之後,曹信就再也沒有去過曹昂的府邸,這件事情也慢慢變得不了了之起來。

而漸漸的,如今這兗、豫兩州,已經再也沒有了什麼淮南侯,隻是多出了一個三軍大都督,那便是曹信。

大都督的職位在漢末不是很陌生,曆史上最有名的大都督,莫過於周瑜和司馬懿,如今曹信的手中還有學院與軍機處的事情要忙,而軍機處的設立,也讓曹信的這個大都督變得更加順理成章了些。

時間,不知不覺間又過了足足九個月。

這九個月的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儼然已經快到了建安四年,如今曹信都快24歲了。

在這期間,兗州學院與豫州學院已經建立,並且開始了第一期的入學儀式,倒是比預想的還要好的是,第一期學子入學的人數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七千多人,這在這個時代是不可想象的,這也讓原本動工的學府不得不從城內移動到城外,在許昌附近的一個山上建立起來,命名為帝都學院。

另一所學院則是叫莫道學院,毫無疑問是取自曹信的那個兵書的名字。

學院第一期學院,按年齡分,從十八歲到二十二歲為甲子生,這一類學子因入學年齡已經算不小,故此隻學一門課程,那就是武術,學如何上陣殺敵。

這裏還要說一下,帝都學院與莫道學院都是統一的教學,這也是從曹信的莫道兵書中實踐的,課程開天辟地的分為數學、地理、武術、鬼穀子、戰術、管理軍隊、商業、農業,而其次才是經學典籍學問之類,這顯然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教育方法,這在漢末這種以儒家為尊。不恥於奇技淫巧學問的人來說,的確是有些瘋狂。

不過這些學子都是平民百姓,而且他們的觀念又是幹淨的,沒有被迂腐的士人哲學所影響,故此也不會理會這些,相反,他們對於數學、地理這些古怪的學問也頗為的好奇。

曹信的莫道兵書共分為四策,除了其中一策是講兵法之外,其他的都是這些後世流傳的學問。

學院共分為四個年齡層。從甲乙丙丁而分,正如之前所說,十八歲到二十二歲之間是年齡最大的,也是學的最少的,因為他們的知識已經定型。吸收能力不是很強,故此隻學武術一門。

學院之中的老師都是大都督曹信手下最得力的住手,比方說射箭、騎術的教習是周魴,射箭和騎術也都算在武術的大課程之內算是一門小課程,周魴主要就是負責大齡甲子生的日常訓練,等到他們四年畢業之後,優等生就可以在個軍營乃至軍機處任職。

而年齡較甲子生低一些的。便是乙級生,年齡是從十五歲到十八歲,乙級生要學的東西比甲子生多一些,除了武術之外。多了數學和地理,學滿七年畢業。

至於丁子生和丙級生,分別是十二歲到十五歲、六歲到十二歲,而這些學子什麼課程都要學。也是兗、豫兩所學員人數最多的群體,更是曹信此次改革之後。最有希望的人才力量。

這九個月來,徐庶和石廣元紛紛擔任兩所學院的院長,為了將曹信的話變城現實,實行係統化人才脈絡,源源不斷的人才供應,這兩個人可謂是好一陣絞盡了腦汁了一番。

但無疑,九個月的時間,已經將這一切完美的呈現在了麵前,諸多軍中的將士紛紛在學員中擔任教習官,儼然讓帝都學院與莫道學院,在短短九個月間,便早已在天下間聲名遠播。

更是與荊州的水鏡學院並稱為大漢三大學府。

曹信此時邁步走入都督府,九個月過後,前者倒是沒有多大的變化,而如今走進這都督府中,一切的擺設卻都變了。

曾經的淮南侯府,如今已經改頭換麵,變成了許都唯一的大都督府邸。

隻是如今已經不需要在挪出地方給那些學員,而是整個府邸瞬間變得空落落的。

倒是曹信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不能讓他有絲毫的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