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萬裏求丹一劍寒(2 / 3)

黃翔等人無奈,隻得出來。雲菲菲道:“兩位師兄莫急,玄清師伯並未一口拒絕,希望還是極大,不若我們四處走走,見識一下這丹鼎山的美景。”

黃翔點頭,於是三人也不用童子指引,隨心信步,在這丹鼎山逛了起來。他三人倒也知道規矩,一些有著禁製的地方絕對不去,隻挑山間小路尋幽探秘。

遊了近半日,見到前麵隱隱有座山穀,一縷藥香隨風飄來,三人看去並無禁製陣法守護,知道隻是普通地方,便一直前行進了穀內。

一入穀就望見五顏六色的一片藥田,煞是美麗。一旁有座茅屋,茅屋外一塊大青石上盤膝坐著一個少年,臉型方正,相貌堂堂,身上一身雜役打扮,全身散發著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柳布衣此時正魂遊天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含有無可名狀的韻味,每次讀來都有莫名的感受,仿佛與天道更近了一點。一絲絲清氣自體內產生,丹田處真元靈氣形成星雲狀,緩緩旋轉。柳布衣大腦清醒無比,卻又處於朦朦朧朧的狀態,天地運轉的至理反映在自身,身體內外相合,已經自成一小天地,道韻彌漫,溝通身外宇宙大千,宛如一體。這正是難得的悟道狀態,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時間越久,所得好處越大,於大道就越接近。感悟越深,日後功法的進境也就越快,這種狀態對於柳布衣而言也是極為難得。

三人走進,見那雜役動也不動,雙目微閉,對三人的到來如同未見。孫中偉道:“我且問你,這裏是何處?”

柳布衣處在悟道狀態之中,哪裏聽得見。三人見到柳布衣不理不睬,都是微怒,心想:“我等都是大派真傳弟子,若是你派最出名的那幾位如此高傲倒也罷了,一般弟子都要給我等點麵子,你一個小小雜役也敢如此?”

孫中偉是個火爆脾氣,連喊數聲,見柳布衣隻是不理,心中大怒,一抬腳便踢了過去。柳布衣靈台清明,周圍一切事物都反映在思想當中,雖然仍處在悟道的狀態,然而身體本能的就做出反應,一手伸出,帶著圓的軌跡,輕輕一撈,已是抓住了孫中偉的腳,隨即一送,孫中偉還沒反應過來,但覺有如電觸,身子一麻,就跌了出去。這正是太極拳的攬雀尾,如攬鳥尾,手到擒來。好在孫中偉也是奠基的境界,靈氣一轉就恢複了過來,不過卻是吃了一驚。

這邊黃翔與雲菲菲都是麵色凝重的看著柳布衣,他們都看出柳布衣使用的乃是武技,並非法術,然而這武技卻是蘊含無窮奧妙。孫中偉怎麼說也是奠基境中期得到真傳的弟子,遠勝凡人中最高的先天境界武者,這一腳雖然未出全力,然而實際上卻是快如閃電,普通人絕對是閃不開的。看不明白如何一伸手就能抓住孫中偉並甩了出去,沒有靈氣的波動,絕非一氣大擒拿之類的法術。這個雜役非同一般。

孫中偉險些跌了一跤,又是在雲菲菲麵前,臉皮通紅,麵子上難堪至極,心中大怒,手一伸,一枚火球出現飛向柳布衣。宋中偉脾氣雖然暴躁,卻也不笨,看那雜役的伸手,恐怕單比武功遠勝自己,不如用法術取勝。威力大的法術怕傷了這雜役性命,因此用了最基本的火球術。

柳布衣靈台中感到了火元力的波動和一絲威脅,一下子從悟道中醒了過來,不由得十分氣惱,這種悟道十分難得,對道的感悟提升極大,一下子被人打斷,萬分可惜。

柳布衣睜眼,見到那火球已經到了麵前,雙手如環,如抱太極,太極拳,懷中抱月。那火球被淩空抱住,定在那裏動也不動,柳布衣運轉五火集,但見火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小,火力全被柳布衣吸入體內。

柳布衣長身而起,身子一閃就到了孫中偉的身邊,一蹲一踩,陰陽並起,聲如虎嘯,如虎坐坡,正是心意六合拳中的虎型。孫中偉心念疾轉,身體表麵泛起一層薄薄的火光,這是火焰穀護身的法術火雲罩。

火雲罩剛剛運起,柳布衣的拳已經打到他的身上,孫中偉隻感到身體像被擰了一下,然後又飛了出去,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意六合拳又稱守洞塵技。故名思義,由於此拳術是由心生意,又由意傳化為拳招,故又名心意拳。心意拳有十大勁,五陰五陽,蓄之以內,發之以外,最重實戰,融道學、陰陽學、生理學、力學為一體,威力強大。剛才柳布衣用了踩、蹲、擰三種勁力,外力破壞孫中偉身體平衡,內力震散孫中偉的護體火雲罩,把孫中偉又打了出去。柳布衣惱怒孫中偉打斷他的頓悟,下手重了些,孫中偉摔得結結實實,鼻青臉腫,一時爬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