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原來愛而不得,才是感情的常態(1 / 3)

昨天看到一個視頻:

視頻裏,小和尚問師傅:

放棄一個喜歡很久的人,會怎樣?

師傅說:一瞬間心如刀絞,一轉念如釋重負,她走了真好,不然總擔心她會走。

從此不用費盡心思找話題討誰的歡心,也不用焦急等待誰施舍一點關心。

小和尚又問:可是,養成的習慣突然沒了,不會難過嗎?

師傅說:一個人的孤獨是自由,而兩個人在一起的孤獨就連自由都不剩了。

有時候,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所以寧願一個人孤獨,也不要在患得患失中被辜負。

畢竟,在感情裏,愛而不得才是常態。

愛而不得,是感情的常態

網易雲的熱評榜上有這樣一段話:

你終於相信,生命中會出現這樣一個人。

就算不顧一切,就算傾其所有,就算萬死不辭,你也無法和他走到最後。

愛而不得,是一種什麼感覺?

大概就是當你認認真真愛過一個人,最後卻沒有在一起。

從此以後你都會很難再對別人動心。

因為無論看到誰,你都會不自覺地想起他,拿他做比較。

你知道你們不再有可能,但你就是放不下。

你依然每天按時吃飯,按時完成工作,生活得很好。

但是隻要不經意間想起他,你還是會難過。

那種痛,不再像剛分開的時候那樣那麼劇烈。

它隱隱的,仿佛針紮一般,若隱若現地疼著。

每疼一下就提醒你一次,放手吧,你們沒有可能的。

你一邊舔舐傷口,一邊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說:

我知道我們沒有可能的,所以我不難過。

就像電影《葉問》裏,宮二最後對葉問說的那句話一樣:

我是喜歡你,可我的喜歡也隻能到這裏為止了。

也像《後來的我們》裏說到的:

緣分這事兒,能不辜負對方就好,想不辜負此生真的很難。

原來愛而不得,才是感情的常態。

愛而不得是生活常態,隻有繼續走,隻因生活在繼續,重複著過去、現在和未來。路走到盡頭是天涯海角,得回頭才能有出路,得180℃柺彎,世上沒有一直平坦的路,隻有柺彎才能成功,因成功就在柺彎處。

“明天真的會變好嗎?”

“會的。”

“萬一更差了呢?”

“那就再耐心一點,再等一個明天。”

前兩天的深夜,同事失意至極。在電話的最後,她這樣問我,我這樣回答她。

畢竟,你我如天上群星,皆有黯淡時,也皆有閃耀時。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弱小的時候,會感覺到世界對你充滿惡意;而當你強大了,世界就會對你展顏歡笑。”

老同學老何畢業之後找了一份工作,錢不算多但勝在輕鬆。老何一開始還頗為滿意,開玩笑地跟我說,他要在那個位置上養老了。

可就這樣渾渾噩噩地混了兩年之後,老何發現處處不如意,活得真是窩囊:

去相親的時候,女方嫌棄他沒本事;

業務上有需要幫助的時候,低聲下氣地有求於人家,人家還不帶正眼瞅你一下;

家裏出了一點狀況需要用錢,愁得夜不能寐。

後來再三思量之下就離職創業,埋頭苦幹了兩年。公司漸有起色,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現在公司又再進行新一輪的融資。

也許就應了那句話:“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

平時沒聯係的親人踏破門檻來拜訪老何;老死不相往來的同學也紛紛主動加他的微信。

老何自己也忍不住感慨地說:“到了現在這個位置,重新看以前那些操心不已的破事,都不算事兒。”

有時之所以感覺到痛苦,是因為弱小。人生是苟且,亦是美好,全憑自己的實力。

跑了8年的龍套,如今是諸多榮耀加身的周星馳,在他導演的《美人魚》當中也如是說:

隻有越來越強大,才能越來越活得像童話。

我想生活大抵就是這樣,你強大一分,世界也會敬你一分。

讓自己在變好的路上,你會發現曾經棘手的問題現在迎刃而解,曾經天大的煩惱現在顯得無足輕重。

這個世界也會慢慢變得柔軟。

吳青峰在《近未來》裏唱道:

像盲目的季節來來回回,不管黑夜怎麼長,白晝總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