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五大理由四大目標(1 / 2)

“二,剛才我從幾位俘虜口中得知,他們主攻方向是你們華夏先鋒隊後勤之地清津府,既然是後勤之地,必然集結著大量糧草輜重,如果讓他們偷襲得手,華夏先鋒隊必陷危險之境。昔曹操取袁紹於官渡,以少勝多,奇襲烏巢糧倉當屬獲勝重要原因。鄙人雖沒有許攸、荀攸之才,但能博采眾長審時度勢,從莒將軍陳述中鄙人十分仰慕黃元首的雄才大略,短短幾年就能建起如此豐功偉業,不愧真龍天子也,德林心悅誠服,不過……”

徐德林話鋒一轉接著道:“不過天下事風雲莫測,或利或弊不能久矣,華夏先鋒隊驅除韃虜抗擊外族必得罪外強,幫助太平軍對抗清廷必招致清妖記恨。如我所猜不假,這次清廷與沙俄聯合起來進軍朝鮮,絕不可能隻有眼前這一路人馬,也許還有兩路、三路甚至更多。他們可能在山東、安徽、吉林和遠東展開全麵進攻,你們說攔住眼前這支敵軍進入朝鮮重要還是護送難民前往新賓重要?”

徐德林這一番韜略展示,把所有人全都說傻了,一個個大眼瞪小眼盯著徐德林,感覺蒼白無血的僵屍臉也變得光彩起來,弱不禁風的身材一下子變得高大英猛,氣勢淩人!

也不怪大嘴他們有這種想法,黃孛率領獨立團縱橫馳騁橫掃天下,雖偶有談論天下大事,那也局限在少數幾位親信幕僚小範圍內,像這種跟普通兵士縱論天下少之又少。再加上徐德林都是從片言隻語中分析得出的結論,且說的八九不離十,就憑這一條,如果黃孛在此也得佩服的五體投地,何況大嘴和莒五乎?

“郭將軍,郭將軍,”徐德林把愕然之中的大嘴叫醒道:“咱們合兵一處在此牽製清俄聯軍,不讓他們兵犯清津府,你說意義是不是大於護送難民?”

“是是是,”大嘴眼冒金光恭敬道:“那咱們該怎麼牽製敵人?對方可有近萬人馬,就咱們這些人如何能擋得住?”

大嘴一口氣連說了兩次“咱們”,說得徐德林心花怒放,暗說虧得我熱衷於天下大事,多喝幾年墨水,這要是換上牟大哥,到嘴的鴨子非得飛了不可。

徐德林放鬆心情整理整理淩亂的衣衫接著道:“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對方雖然兵多將廣,但是咱們卻占著天時地利人和。”

“徐先生快說說哪些天時地利人和?”莒五也完全被徐德林折服,連稱呼都改了,恭敬道。

“清俄聯軍的先鋒隊被我們全殲,暫時敵人主力還蒙在鼓裏,造成敵明我暗之勢,表明主動權還掌握在咱們手中,咱們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這是天時;我們棒槌軍長期生活在白山黑水,哪裏適合伏擊,哪裏適合藏匿可以說了然於胸,這是地利;你們人少兵精,我們人多勢眾,咱們合在一起正好取長補短,你們把練兵經驗傳給我們,學會了是你們的左膀右臂,學不會就當你們的挑夫、幫傭,一顆炮彈都不用你們動手,你們指到哪我們就跑到哪,甚至抬著你們都可以戰鬥,這就是人和。有了天時地利人和,什麼樣的敵人會是咱們的對手?”

剛才一番亂戰,“棒槌軍”傷亡不小,盡管小分隊出手扭轉乾坤,但是一個個還是無精打采,扛著鋤頭的、拄著棍棒的,甚至還有蹲坐在地上的,個個麵目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