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槍聲、喊殺聲震耳欲聾,殺紅眼的義軍根本聽不見畢天鬆喊些什麼,跟著蘇三娘殺將上去。
蘇三娘率領的義軍人數要比湘軍多上少許,加上湘軍剛剛受到一場致命打擊還有些沒緩過勁,被蘇三娘這麼不要命的一衝還真的開始潰敗。此情此景更加激起義軍的鬥誌,軍勢大振,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玩命衝鋒,很快就將湘軍趕回後營駐地。
曾國藩在治軍方略上獨有一套,講究主客之道,主張打仗要以主待客,以逸待勞才是上策,規定凡是湘軍每到一地,哪怕隻宿一夜也必深溝高壘,嚴密布防。牆高最少丈高,並設有垛口以掩護兵士,牆外密植障礙物防止攀爬,鹿砦外再掘深壕、暗釘等防止敵人騎兵過於靠近。
話說回來,曾國藩這套打法還是跟太平軍學來的,在天平天國初期太平軍就喜歡憑壘據守,特別是李秀成最擅長此道,讓清軍吃盡了苦頭。等太平天國建都後驕傲自滿,仗著兵多將廣四麵出擊,而曾國藩卻學會“拿來主義”,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取得非凡戰果。
蘇三娘對湘軍打法一無所知,率領著義軍首先遇到的就是湘軍布置的第一道防線,衝在最前麵的義軍紛紛掉進湘軍挖好的陷阱裏,連蘇三娘也不列外,一尺長的竹簽穿透蘇三娘的大腿,疼得蘇三娘破口大罵,罵聲很快被槍炮聲掩蓋,義軍傷亡慘重。
李國祥的隊伍可不是隻有兩門田雞炮,還有幾十門土炮、劈山炮和抬槍,由於這些落後武器射程近、精度差,所以多數都部署在後營裏。這些火器攻城不行,但是對無防護的目標殺傷力卻極大,義軍跟剛才突擊隊用迫擊炮攻擊李國祥前沿陣地差不多,也是損失慘重。
好在畢天鬆及時趕到,下令突擊隊壓製住敵人炮火,自己飛奔來到陷阱旁,見蘇三娘正在包紮傷口急忙道:“大……大……”畢天鬆至此也不知蘇三娘叫什麼名字,聽龔得稱呼大妹子,自己叫了兩聲也沒叫出口,因為蘇三娘比自己還大上幾歲,隻好改口道:“你沒事吧?龔旗主讓我趕緊帶你們撤進八鬥衝,報仇的機會有的是,不可與清妖鏖戰。”
這支義軍主要由撚子組成,刨掉沿途收留的太平殘軍,屬於蘇三娘的部隊隻有兩千人,何況龔得還被太平天國封為勇王,所以一路上大軍都以龔得號令行事,蘇三娘也不例外。
蘇三娘用力紮緊傷口,呲牙咧嘴苦笑道:“被竹簽紮個窟窿,休養幾日就無礙,快拉我上去。”
畢天鬆暗讚一聲,甩下繩子將蘇三娘拉了上來,扶著蘇三娘騎上自己的坐騎,令一位突擊隊隊員送走蘇三娘,自己開始組織義軍開始撤退。
此時突擊隊炮兵已經壓製住湘軍炮火,義軍終於脫離戰場向八鬥衝轉移,此一役,義軍又損失了兩千人馬,連傷兵算在一起隻剩下不到七千人,可算是大傷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