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流產的條約(2 / 2)

黃孛乘坐的“日不落”戰列艦打沉“東印度”號時兩艘運兵船上英法士兵全都看得一清二楚,八百多英法士兵像炸了鍋似的圍著桅杆上竄下跳,本來五六人就能操縱的風帆湧上幾十號人,剩下的士兵恨不得跳進海裏助運兵船一臂之力,等發現“日不落”戰列艦並沒有追擊自己,反而追擊另一艘炮艦時才放鬆緊張心情,齊心協力飛快地逃離戰場,第二日深夜就返回天津衛。

翌日早晨,留守北京的英國全權代表詹姆斯·布魯斯,法國全權代表巴蒂斯特·路易·葛羅和俄國駐華公使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同時接到了這個不幸的消息,英法代表聞聽不僅沒發怒,反倒幸災樂禍起來,感覺機會來了,又能敲一把大清朝的竹杠!就是苦了沙俄駐華公使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本來已經談妥再有兩天就可以簽字生效的條約被突如其來的登州事件攪得變成未知數,早茶都沒吃就心急火燎來到英法公使居住的使館商討對策。

“布魯斯先生,葛羅先生,奕欣答應咱們再有兩天就可以簽約,咱們可不能因為這點小事耽誤了國事,還是先把談好的條約簽完再跟清朝算這筆帳,否則把清朝逼急了又得橫生枝節多費一番口舌。”

“NO、NO、NO,伊格那提耶夫先生此言差矣,”英國公使詹姆斯·布魯斯得意洋洋說道:“我們英法兩國出動近兩百艘戰艦和兩萬五千多將士,前前後後打了五年,所得的利益還沒有沒放一槍一炮的你們沙俄多,不趁著這個機會再撈一把,實在對不起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帝國稱號,我和葛羅先生已經談好了,不交出那位罪魁禍首和一千萬兩白銀,那些談好的條約全部作廢!”

一番話急的伊格那提耶夫擦把臉囁嚅道:“二位公使,我們獲得的那一百多萬領土都是事實上被我們占領的土地,你們打不打贏這場戰爭也跑不出我們的手心,我們隻不過把原有的《璦琿條約》做一下補充,跟放不放一槍可沒有一點關係。”

三個人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得麵紅耳赤,最後法國公使葛羅跳出來說道:“咱們再爭也解決不了問題,還是趕緊通知欽差大臣奕欣過來商討對策,也許他為了保全紫禁城和他們皇上的寶座會委屈求全答應咱們進一步的要求,那不皆大歡喜全都解決了?”

此時的沙俄公使若是知道是黃孛幹的好事,一定自作主張調來一支軍隊滅了獨立團,把黃孛扒皮抽筋也不解心頭之恨,知道自己再堅持原來的主張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得罪英法兩國,隻好委曲求全說道:“葛羅先生說的也有道理,那咱就先把奕欣叫來,無論他是答應還是不答應,我們俄羅斯帝國都會助二位一臂之力,不把那個罪魁禍首押到北京城交到你們手裏,我伊格那提耶夫就辭去西伯利亞邊疆伯爵爵位,甘做你們英法聯軍的馬前卒報仇雪恨!”

為了防止節外生枝,伊格那提耶夫親自擔負起信使的職責乘坐馬車帶著通譯來到奕欣的恭親王王府。

伊格那提耶夫這個舉措還真不是無的放矢,因為在所有的外國侵略者當中屬伊格那提耶夫跟恭親王奕欣私交甚篤,當初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時,做為鹹豐欽命的談判代表奕欣膽戰心驚躲進長辛店,嘴上說的是拒絕與英法談判,其實是怕丟了性命不敢與之進行直接談判,關鍵時刻還是沙俄公使伊格那提耶夫挺身而出,拿自己當人質來擔保奕欣的人身安全,為此深得奕欣的信任,伊格那提耶夫也借此為沙俄撈取了天大的好處。

奕欣是鹹豐帝同父異母的兄弟,被臨死之前的道光封為恭親王,長相出眾,儀表堂堂,高鼻梁,身材修長,雖然出身高貴,但在下屬麵前從來不心高氣傲,對所有人都待之以禮,人緣極好,跟洋人也多有交際,要不是鹹豐實在挑不出合適人選,絕不會把最具威脅自己寶座的恭親王奕欣留在北京城全權負責與英法使臣的洽談議和。

剛剛完成使命鬆了一口氣的奕欣聞聽伊格那提耶夫前來拜訪,急忙親自迎出大門接到會客廳,等仆人獻上茶退去後開門見山問道:“公使大人,再有兩日就可以得到聖上的回信,那些條約條款都是皇上欽命答應的,絕不會出一點差錯,你不呆在使館裏等候消息一大早卻跑到我這裏,難道你們要變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