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北多南超(2 / 2)

天黑之前老耿頭果然率領取寶的運輸隊返回大營,五十多匹戰馬全都滿載而歸,眾人七手八腳卸下大箱小箱,等全部安頓好之後,孟元偷偷地把黃孛拽到一旁小聲問道:“黃大人,你不說山穀裏有五千咱們的人馬嗎?怎麼就這麼點人?”

“嗬嗬,兵不厭詐,懂嗎?”黃孛拍了拍孟元的肩膀笑道:“剛才的戰鬥你也不是沒看見,就我們這些人還打不過千軍萬馬?”

孟元想想也是,撓著頭歎道:“黃大人,如果我們江南大營有你們這種隊伍,別說打長毛了,就是那些洋人也不在話下。”

“哈哈哈,孟兄,你隻說對了一半,我們獨立團最終目的是要打洋人,但是有不長眼的東西敢惹咱們,無論他是清軍還是長毛,都照打不誤!”

獨立團這支懷有特殊使命的特遣隊在穀外歇宿一夜後,第二天清晨便拔寨起營朝長江北岸的路灌口小鎮駛去,走了兩天快接近長江時,官道上不時地碰上成群結隊的湘軍,偶爾還能看見人數不多的淮軍,急的黃孛真想攔下一位淮勇打聽一下劉銘傳的消息,可是為了防止節外生枝,黃孛忍了又忍打消了這個念頭。等離長江還有十多裏路時,就見打前鋒的鮑鑫帶著一隊湘軍疾駛而來,到了近前興奮地說道:“團主,前麵的路灌口鎮平安無事,我給你引見一位親人!”

和鮑鑫並排走在一起的是位三十多歲的精壯漢子,穿一件已經洗得發白的湘軍號衣,頭裹藍巾腳穿草鞋,要不是眼中射出的攝人光芒,黃孛一定誤以為是哪冒出的莊稼漢,正疑惑之時鮑鑫介紹道:“團主,這位是我堂弟,叫鮑超,我們已經有十幾年沒見過麵了,沒想到在此地竟然相遇,真是太巧了!”

鮑超?不會是曾國藩的得力大將“霆軍”主帥鮑超吧?黃孛望著眼前貌不驚人的莊稼漢疑竇叢生,知道鮑超是四川人,於是用不倫不類的四川話打起招呼,笑道:“哥老管,原來你是鮑鑫的堂弟,老弟這廂有禮了!”

鮑超上下打量著黃孛,突然仰天大笑,拱手操著一口四川口音說道:“沒曉得六安的黃公子這碼子年輕,憑一己之力就除掉了龜兒子苗沛霖哇,還消滅了四眼狗的十萬長毛,鍋你得洗了哇,碗你得洗了哇,鍋和碗你都得洗了哇,乖乖地不得了,你這是切那嘞?”

黃孛沒想到自己一句試探話竟然引出這麼一大堆川話,聽得********稀裏糊塗,雖然沒聽懂幾句,但是心裏卻樂不可支,知道眼前的莊稼漢就是如假包換的鮑超。如果說劉銘傳是後期的英雄,那鮑超就是現實版的好漢,三十剛剛出頭就已經身經百戰,大大小小慘烈的戰役已經參加了五百多場,身上的刀槍傷正好跟梁山好漢的人數一樣多,都是一百零八個,被稱為當今的“北多南超”!多是指多隆阿,超就是指鮑超,估計後期金庸大俠所寫的《天龍八部》裏的北喬峰南慕容也是受此啟發,激動得黃孛不住地搓著手傻嗬嗬望著鮑鑫。

不用黃孛求助,就憑黃孛那一句啼笑皆非的川話鮑鑫就已經猜到,黃孛根本不懂四川話,急忙跟鮑超哇啦哇啦說起來,笑得鮑超前仰後合,黃孛實在忍不住問道:“鮑鑫,你怎麼也會說四川話?”

“團主,”鮑鑫止住笑聲答道:“我和鮑超都是四川奉節都裏六甲安坪藕塘人,我們倆是親堂兄弟,因為我小叔得了一場大病不治身亡,沒辦法,鮑超五歲時就過寄到我家作養子。我們一家幾十口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等鮑超十幾歲時就被其母劉氏——也是我的小嬸帶入奉節縣,住在五裏碑紅岩洞。為了糊口,我小嬸給人當奶媽,鮑超則冬日上山砍柴到磧壩鹽場揀煤糊,夏日在一家豆腐坊做學徒,吃不盡的苦辣,道不完的哀愁,後來竟然杳無音信。為此我們一家人多方打聽尋找,沒想到這小子偷偷地參加了綠營兵,等湘軍成立後又投靠曾國藩手下,還成為獨領一軍的統帥,聽說團主要帶我們到上海去,非得請咱們到路灌口小鎮的大營聚聚,團主,你說去不去?”

“去,怎麼不去?”黃孛毫不遲疑說道:“既然到了你兄弟的地盤,咱不去叨擾一番也太沒人情味了,正好我還有封信想轉交曾大人,就麻煩鮑兄一並代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