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祖辭帝位(1 / 2)

太祖周革,柳州新安府金魚縣人。

先祖曾官拜偏將軍,家傳多有兵書,自幼苦讀,文思敏捷,聰慧通達,多幫父親處理事務,得體大方,為鄉人所稱讚。

十六歲時,長兄應征從軍,其年,朝廷大軍和蠻人大戰,慘敗,十中不過一二成逃回,長兄死於戰場。周革聞之悲泣不已,朝廷欲報仇,再征兵,遂從軍。

第二次戰爭,朝廷大軍和蠻夷大軍處於僵持階段,周革因作戰勇猛,斬殺蠻人數多,屢屢立下大功,提拔迅速,十九歲,升為校尉,二十一歲,升為中郎將,二十三歲升為偏將軍。

大梁泰安十二年,天下大亂,農民起義,諸侯並起,皇室勢微,權臣傾軋,一時間烽火四起,盜賊亂竄,民不聊生。

周革目睹百姓艱辛,絕望,死亡,人命如草芥,朝廷腐敗,官員竭嘶底裏盤剝,壓榨,遂決心起兵推翻大齊,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泰安十四年初,武將何沛作亂,殘殺大臣,挾持天子,濫施****,京城大亂。天下太守,郡守,紛紛勤王。

泰安十四年十月,周革發十萬北軍,一舉南下!勢如破竹,沿路蕩平賊寇,叛軍,行軍至京城,和諸侯會聚,因出身貧賤為諸侯排擠,大怒,遂發兵率先破入京城,殺掉何沛,奪得救駕首功。

因功高,被皇帝封為鎮北將軍!

泰安十五年,大旱,天下大亂,盜賊群起,數百萬難民被裹挾,諸侯擁兵自重,互相征伐,一時間局勢混亂。

周革奉皇帝詔,發兵平叛,鎮壓!

這一階段,費時八年,終削平天下,而各路反王,或死,或養,或囚。

大梁皇帝禪讓,周革登基,定國號“齊”,立年號“盛世”,大封功臣。

亂世初平,周革虛心納諫,厲行儉約,輕徭薄賦,下令官府提供和協調耕牛使用,打造鐵具,發放種子,致力於恢複民生;同時放寬律法,廢除數十條死刑;大開恩科,補足各地官員。

盛世十年,正是大豐收連續三年,民資日趨豐富,財產增加,社會穩定,民心安康,飽經戰亂的創傷逐漸愈合,天下煥然一新,車馬人流漸興,店鋪林立,商業活躍。

官員各司其職,井然有序;百姓們愁苦的臉上多了幾分笑意,有了談天說地的閑情,小曲,說書也漸漸有了市場。

周革勤政十年,百業複興,製定施政朝綱,律法,科舉,一個皇朝的中心框架確定,他自信子孫輩依此治世,選賢任能,幾百年江山當無問題。

江山安穩,百姓也開始安居樂業,五穀豐登,民心思安,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盛世必將到來,展望**人物,才氣傲骨,鼎盛繁華。

周革遍覽史書,深知皇朝興衰,實難抵抗,宛如生死輪回,皇朝也是個脆弱的組合體,天災人禍,一不小心,就可能顛覆。而百姓隨波逐流,言輕力微,苦處難言,天下興盛,則飽受官員貴族欺壓:天下大亂,則飽受戰亂,人命如草芥。正所謂“亡,百姓苦;興,百姓亦苦”!坐皇帝十年,威嚴日重,但治理天下仍感困難重重,努力改變豪門對平民的蔑視,主張一視同仁,但貴賤,上下仍然深入人心,有心改變卻無好法子,因為這是統治的基礎!強行改變,很可能江山不穩,戰火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