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麵聖小試(2 / 2)

“發什麼愣呢?朕的長姐怎麼送了個啞巴進宮。”景宣帝語氣中帶著一絲調笑,他也不知道這麼一個看著不敢行差錯事的小丫頭,如何能助他穩定前朝後宮。

俞初真是不敢怒也不敢言,皇上問她為何不說話,可,皇上什麼也沒問啊!這話她自然不敢說出來,隻得心裏啐了一口,臉上掛起得體的笑容:“嬪妾俞氏,給皇上請安,祝皇上萬福金安。不知皇上急招臣妾入宮所為何事?”

“既是要當朕的謀士,朕自然要先試試你的水平。”說完,皇上拿出一本折子遞給俞初,俞初心下一驚,沒敢接。“拿著,你現在是朕的謀士,不是後宮妃嬪。”

俞初接過折子,翻開看了看,是寧縣知縣就瘟疫之事上的折子。

“太醫告訴朕,寧縣的瘟疫,是戰事過後屍體處理不當引起的。本也不難治,隻是戰後百姓很是敏感,如今那些因救助不及時而死去的百姓的家屬堵在縣衙外哭訴陳情,得想個萬全之策安撫他們才行。”說到這,皇上沒再說話,隻等著俞初開口。

俞初沉吟半晌,將折子合起,雙手奉還給皇上後盈盈一拜,遂開口道:“皇上,嬪妾是這樣想的。瘟疫既知源頭,太醫院便會有應對的法子。且瘟疫傳染性極強,搶在有更多人因此喪命之前配出藥方來是最要緊的。”俞初見皇上不自覺點了點頭,便接著道:“百姓會鬧起來,大抵是覺得此事因戰事而起,他們都是平民百姓,是遭遇了無妄之災。”

“無妄之災,朕難道要看著百姓被賊亂欺壓,民不聊生嗎?”景宣帝並未動怒,可語氣上也是有些許不快。

“皇上自然是為天下蒼生,”俞初忙接話,心想著這皇帝是真難伺候,好好地與他分析情勢,他倒顧起他的清譽來了。“隻是這寧縣離京城甚遠,那裏的百姓從出生便一直農耕勞作,相較於政事,他們或許更關心是否能夠風調雨順多有些收成。”

“難為你能想到這些,”景宣帝此時的眼神有了些讚許之色,“繼續說。”

“所以,抓緊治療是一方麵,安撫百姓的情緒也是一方麵。如今百姓陳情哭訴,不過是怕朝廷會放棄他們,由得他們病死。皇上隻要讓寧縣的百姓知道皇上是在意他們的,想要醫治好他們即可。因此皇上可以從太醫院派兩個太醫過去坐鎮,並將寧縣近郊劃出一片隔離的區域,將患疫情的百姓挪到那邊集中治療。另外給其他尚未感染疫情的百姓分發一些防疫的湯藥,也可將附近的士兵調過去些許,維持寧縣的秩序,也避免有些流民逃竄,將疫情擴大到鄰縣。”

俞初的聲音溫婉柔和,景宣帝聽著很是舒心,且她的法子雖仍有些不完善,但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想的如此周全已是難得了。

“不錯,連流民逃竄這種細節的事情都能顧得到。”景宣帝的眼神頗有些別的意味。

俞初淺淺一笑,道:“皇上,嬪妾不敢貪功。若說其他舉措是臣妾看書學來的,流民一事,則是臣妾跟皇上學的。”進宮前,探子就來稟報了皇上對寧縣疫情的舉措。她以為皇上已經有所行動不會再問自己了,便沒太多想。還好平日裏寧惠公主讓她好好學習了曆史明君們的德政,否則這會兒要在皇上跟前兒露怯了。

景宣帝沒想到俞初的情報網如此迅捷,不由得對她刮目相看。“坐吧。你雖是朕的謀士,明麵上你也是朕的妃嬪,所以若有事需要你去辦,朕便會以召幸你的借口宣你過來。不管寧惠公主與你有何恩惠,你要記得,進了宮,你便隻能忠於朕一人。”

“是。”

“你主要的任務是替朕盯著後宮與前朝的關係。平日裏後宮嬪妃爭風吃醋的事情自有皇後處理,但凡有嬪妃與前朝勾結之事,發現了就要即刻稟報。朕不管你的行事風格,但你的身份若是暴露,朕不會承認也不會救你,隻會讓太醫診出你得了失心瘋後打入冷宮賜死。”

“是。”俞初隻是連聲應著,聽到皇上威脅的話也沒有絲毫動容。

“你不怕?”皇上盯著俞初,不知這丫頭是真的膽大心細還是強裝鎮定。

“嬪妾不怕,是因為嬪妾不會讓這件事情發生。既是不會發生之事,又怕什麼呢?”俞初微笑著說的坦然。其實入宮前她便想過皇上會如何威脅她,是了,若是自己血滴子身份暴露,前朝後宮都會知道皇上一直防著他們,即便之前並無逆反之心,也會因此傷了心。如此不利於朝廷穩定的事,皇上自然不會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