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南京(2 / 3)

劉民有悻悻的轉頭過來,要是都像陳廷棟這樣想,世間哪還有一處看得的風景區。陳新湊到他耳邊道:“估計和咱們那時候的旅遊行業一樣,搞個噱頭就是一景,非要湊齊個幾十或者一個好聽的數。”

劉民有回道:“有時間的話,我還是想去看看,我也懶得問陳廷棟了,自己去買一本那啥,金陵什麼?”

“金陵圖詠。”

一行人走過太平堤,終於來到了南京城北的太平門,見到了這個曾經世界第一大的宏偉城池。

南京京城城牆在明初擴建,城周約六十裏,城垛一萬七千個,城牆上窩鋪兩百多個,設城門十三座,人稱“神策金川儀風門,懷遠清涼到石城,三山聚寶連通濟,洪武朝陽定太平。”這裏按著北京的六部九卿,同樣又搭了一套班子,是稱為南直隸。加之有長江和運河之利,既是江南的政治中心,也是經濟中心之一。

一行人在太平門下了馬車,付了頭口錢,太平門氣勢恢宏,終於符合了眾人心目中南京的形象。

進太平門之後,陳新打算先去左昌昊留下的地址看看,問了中正街的位置,陳廷棟也不清楚,南京街巷無數,他也搞不清楚,隻知道大體的布局,跟北京的宛平和大興一樣,南京城內也分為兩個縣,江寧縣和上元縣,太平橋以南為江寧縣,以北為上元縣,兩縣的位置都在城內偏南邊,一般的居民和商業都集中在這裏。鍾鼓樓北邊是各衛的軍營和校場,東邊則是皇城,五軍府和六部都在皇城南麵。

宋聞賢到附近店鋪打聽了一番,知道中正街是在上元縣,他們此時在北城,還要走一段才能到達。

太平門在龍廣山和覆府山之間,南邊不遠就是皇城,那裏不能過的,於是眾人順著大道往西道覆府山,過小校場和西十八衛,經珍珠橋到國子監,一路上河道不斷,處處小橋流水,來自北國的一眾親衛都看得津津有味。

他們在國子監南門往南上了新浮橋,剛踏上橋麵,對麵就過來一個紅色人影。陳新先前還以為是個女子,再一細看,一名男子用紅絲帶束發,嘴唇上塗著脂膏,臉上撲上白粉,又補了一點紅色胭脂,革帶上掛著一個紅色帶玉墜的香囊,身上裏麵穿一件紅色的道袍,下擺上繡著蟒圖,外麵反倒套了一件紅色裏衣。

陳新對劉民有低聲笑道:“內衣外穿,不過這人還算眉清目秀,比薊州那個妖胖子好。”

劉民有見識過薊州的胖子,還不算太驚奇,後麵的那些親衛則完全看傻了眼,竊竊私語對那人指點,傻和尚張大著嘴,眼睛一直跟著那個男子轉動,等那男子從身邊過時,呆呆問道:“你是男的還是女的?”

那人白了一眼傻和尚,啐了一口道:“土包子!”甩甩頭走了。

傻和尚呆了一下,轉頭對聶洪問道:“聶隊長,他罵俺,俺能揍他不。”

聶洪還沒回答,劉民有就過來在他頭上一敲,罵道:“你問人家是男是女,他不罵你罵誰,咱們是來辦事的,誰讓你亂揍人,現在開始不許亂說話。”

傻和尚摸摸腦袋,低聲嘟噥了兩句,兀自憤憤不平的不時回頭看那人。

陳廷棟對著那個妖服男子的背影呸一聲,一臉厭惡狀。

宋聞賢對陳新笑道:“太祖之時,冠服皆有定製,士農工商、樂戶、賤民穿衣戴帽長短用料式樣都明明白白,否則都要入罪的,連官員用傘、坐轎亦是如此,到如今,已是人人越製,更有如此妖人,實在可歎。”

“所以人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劉民有搖搖頭低聲道,“朱元璋固然雄才偉略,但以為自己萬事萬能,也就太高看自己,連穿衣戴帽都要管,天下之大,總不見得他比人人都聰明,又豈能人人按他所想那般過日子。”

宋聞賢聽他直呼朱元璋之名,正要想勸勸,卻見陳新毫不在乎的聽著,又把勸說的話吞了回去,好在劉民有是說得小聲,沒被太祖的粉絲陳廷棟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