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後果很嚴重
【喊兩聲還是很有用的,(*^__^*)嘻嘻……,收藏人數天天上漲,所以嘛,還要繼續喊下去,不要票不要花,隻要收藏,走過的路過的,都點一下收藏啊!】
李徵一愣,這樣的事似乎沒有發生過,來訪的客人不先客氣一下然後大家裝出一副笑臉揮手各回各家嗎?怎麼到了魏國公主這裏就變了?
李徵不知道是該答應還是不該答應,可孟星文卻不管這些,直接指著那個禮官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個禮官拱了拱手道:“本官是大唐禮部迎賓使陳寶正,官居從三品。”
唐國官場就像是一個金字塔型,其他國家其實也是這個樣子。
最上麵是皇帝,第二層是五部:工、兵、禮、吏、戶,主官為尚書,還有一個雖然和這幾部平級卻不計入官府內部的內務司,內務司和五部都直接對皇帝負責,但是內務司隻管皇宮大內的事情,外麵的官員是不歸內務司管理的。第三層就是每一個部門下設的司,主官為侍郎,然後才是各地基層的各級官員。
各省的最高長官為總督,下設省級的五部,其下與京城類似,但是名字都自降一級,也就是說,省級的戶部是沒有尚書這個職位的,隻能叫某省戶部侍郎,級別與京城的侍郎平級,卻主管一省的戶部之事。同理,總督和各部尚書也是平級的,但是也要自降半級,見到朝廷的某部尚書的時候也是要躬身行禮的。
省級以下為府,主官為府尹,府下位縣,主官為縣令。
同樣的級別的軍隊官員省級的為都尉,府級的為府尉,縣級的為縣尉。負責各自轄區內的治安和軍事。
有的國家在皇帝之下,五部之上還設有宰相或丞相一職,承上啟下,傳達命令,總攬全局,這個宰相或丞相的官位也是正一品,和五部尚書同級,但由於管轄權的問題,五部尚書是歸宰相管理的,無形中宰相就等於漲了半級。
軍隊是事情是歸太尉管理的,太尉直接對皇帝負責,其他人沒有權力管轄指揮他,太尉之下是帥,將,元帥最多不超過三個,主管全國的軍事安排,聽從太尉的指揮,有獨立指揮一個戰區戰役的權力,元帥之下才是將,將分五級,大將軍、上將軍、將軍、偏將、副將,某些國家還可能出現裨將之類的稱呼,那就是再次將官職細分了,將軍之下是校尉,校尉之下是長,長分百戶長、十戶長、伍長三級,至於蒙古大軍中出現的萬戶長千戶長之類屬於特殊現象,這種封賞一般是不會給低級軍官的,所謂的這個戶就是官職附帶的賞賜,伍長隻管五個小兵,沒有任何賞賜,唯一的特權就是可以讓手下聽命,十戶長管五個伍長,工資就是十戶人家的賦稅,同理,百戶長就是五個十戶長的上級,工資是一百個農戶的賦稅。校尉的工資是五百戶農戶的賦稅,最低級的副將的工資都是千戶人家的賦稅,以此類推,偏將兩千戶,將軍四千戶,上將軍八千戶,大將軍一萬六千戶,元帥三萬戶,太尉六萬戶。
五部之中的兵部隻負責軍隊的後勤管理和將士獎勵考察、升遷,升遷的推薦權在軍隊,真正確認的命令必須是皇帝蓋章才為有效,各管一片,互相監督,有效的防止了某些心懷不軌的人為了私利而插手軍隊的事情。
從三品的陳寶正算起來其實一個小主管,隻負責喊口號而已,放在往日,公主和皇子這些龍種鳳種根本就看不上他,要不是今天孟星文有點不爽,也不會找到他的頭上,隻怪今天陳寶正嗓門大了點,遇到了心情不好的孟星文這個不按牌理出牌的魏國長公主,算他倒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