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試探
多虧這個時代是從秦漢發展而來的,雖然對目前的社會構成不太熟悉,但是之前的曆史還是很相似的。
孟星文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個故事。
丟下秦史,孟星文寫了一個選擇題給成有道,讓他記住。
然後將紙條撕碎丟掉。
這一天的陪讀就結束了。
孟星文去睡覺,成有道回家。
“指鹿為馬這個故事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你喜歡誰,不喜歡誰?”
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
成有道工工整整的默寫下來,交給父親大人。
這句話很簡單,成有道寫完就去睡覺了。
成尋卻苦思了好久,指鹿為馬的故事是指秦朝末期,胡二世手下趙高當權,結黨營私,意圖獨掌朝綱,卻不知道誰能聽他的,誰是反對他的,於是在胡二世狩獵的時候,指著一隻鹿說,這就是馬,來試探眾位大臣的反應。
有的大臣附和他的話,說那的的確確就是隻馬。
也有的大臣當麵斥責趙高不學無術,胡說八道,自然在狩獵結束後,這樣的大臣都讓趙高給幹掉了。
孟星文說的這句話就是問在這個故事裏,誰是成尋想做的人,用來確定成尋的用心。
如果能用,孟星文自然會盡量幫他,如果不能用,孟星文也會放棄他。
在這個時代,孟星文必須要有自己的勢力,不然絕對是在皇宮裏生活不下去的。
弟弟雖然還小,總會有長大的一天,公主這個身為說起來很是高貴,可是實際上卻沒有什麼權力,日後還可能被當做貨物嫁出去和親,這個結果是不會讓孟星文喜歡的,怎麼說她也是一個新時代的女性,要自己找老公的。
未雨綢繆,孟星文現在就開始謀劃自己的未來了。
成尋無疑正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他聰明,有機智,能把握時機,甚至能敢開皇帝的玩笑,在說笑間就將孟星文這個長公主的名字定了下來,這些都證明了一件事,成尋很想出人頭地,換句話說,成尋很貪婪。
孟星文不怕他貪,隻怕他蠢。
這個故事也有考校成尋的意思。
孟星文睡了一個好覺,成尋卻苦思了一夜。
成有道再來的時候,就說了一句話。
“你說啥是啥。”
孟星文鬆了一口氣。
拍了拍不明白的成有道,孟星文對他說:“你年紀還小,真幸福。”
成有道看了看比自己還要矮一些的孟星文,“你比我還小。”
時光流轉。
春去秋來。
一年又一年。
楚漢之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這一年,孟星文十二歲。
前幾年,楚漢之間就戰事不斷,因為離魏國還遠的很,中間還隔著一個唐國,對魏國的影響並不大。
可是孟星文卻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了楚漢這場戰爭必將影響到魏國。
一是魏國和唐國確實簽訂了和平協議,約定一旦兩國與其他國家發生戰爭的話,兩國需要共同防禦,互相支援。楚漢相爭,不可能不對唐國產生影響,一旦唐國參戰,魏國自然也要分一杯羹。
二是戰久比分,分久必合,四個大國之間征戰了百年,一直沒有分出高下,天下和平已久,渴望統一,這是天道,不可違。
三是孟星文要去唐國的日子近了。
如果孟星文到了唐國,不把魏國拉上戰車的話,孟星文就會無聲無息的成為某個權貴的妻子,這個結果是不可能讓她接受的。
而她布置了許久的自己的勢力也開始密布全國,潛伏久了,也該出去見見世麵了。
成尋如今已經是魏國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成有道已經十四歲,今年剛考完童生,正要考舉人。
要是能考上的話,兩年後就可以參加進士考試,隻要合格就可以出任官員,脫離草民的身份。
長公主出行是一件大事,魏國將這件事情當作國事來抓,帶的禮物,準備住宿的物品,求學用的書籍,各種東西多的讓孟星文數都數不過來。
幸虧不用孟星文操心這些,她每天隻要學習各種禮儀就行了。
多虧孟星文是從那個每天都學習的年代過來的,這樣枯燥的學習生活讓她雖然很累,卻也沒有將她的耐心耗光。
這些年來,孟星文總在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從天文地理,到日用常識,隻要是她沒有見過的東西,就學習。
可以說,現在的孟星文已經是一個古代民俗和古代宮廷雙料博士。
動身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孟星文看著自己生活了十二年的魏國宮牆,跪拜辭別了父母,踏上了去向唐國的遙遠路途。
隨行的親人隻有一個從小將她喂大的奶娘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