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帶領的第三軍和第四軍,在戰場上如同兩把鋒利的利劍,直插大梁國軍隊的腹地。
這些大梁國的軍隊,原本是為了應對寧王叛軍而精心準備的,然而,隨著吞天神宗的突然加入,戰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軍隊突然麵對吞天神宗的軍隊,顯得有些束手無措。
在戰前,爺爺對士兵們進行了深入的動員,強調了此次戰鬥的重要性。
他的話語鏗鏘有力,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宗門的忠誠。
士兵們被爺爺的激情所感染,紛紛表示要為了宗門、為了家人,奮勇殺敵,誓死不退。
戰鬥打響了,第三軍和第四軍在爺爺的指揮下,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他們憑借著精湛飛行技巧和過人的戰術素養,加上基本無法被普通士兵突破的靈氣護盾,所以很快就突破了大梁國軍隊的防線。
大梁國的士兵們雖然勇猛,可也有精良的弓箭,甚至還有不少的宗師境高手坐鎮。
但在爺爺的精妙指揮下,以及大量築基境弟子的圍攻下,大梁國士兵逐漸陷入了被動。
然而,大梁國畢竟是一個強國,他們的軍隊也有著不俗的實力。
在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時,大梁國軍隊開始調集更多的兵力,試圖對爺爺的軍隊進行反撲。麵對這樣的形勢,爺爺沒有絲毫的慌亂,他迅速調整戰術,命令士兵們采取守勢,同時利用地形和修為高的優勢,對大梁國軍隊進行猛烈的打擊。
在爺爺的指揮下,第三軍和第四軍展現出了頑強的鬥誌和強大的戰鬥力。
他們與大梁國軍隊展開了殊死搏鬥,每一次衝鋒、每一次反擊都充滿了血與火的較量。在這場戰鬥中,爺爺不僅展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都不知道他這些軍事指揮才能是從哪裏學來的!可能是跟一生征戰無數的王爺爺那裏學來的吧。
畢竟他們兩個每次喝酒都是形影不離的。
經過數日的激戰,大梁國軍隊終於無法抵擋爺爺軍隊的淩厲攻勢,被迫撤退。
而爺爺帶領的第三軍和第四軍則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將大梁國軍隊逼至絕境。最終,大梁國軍隊在爺爺軍隊的強力打擊下徹底崩潰,無數士兵繳械投降。
這場戰鬥的勝利,不僅為神宗贏得了寶貴的戰略資源,更讓大梁國元氣大傷,短時間內無法再對神宗構成威脅。
在戰鬥結束後,爺爺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
他深知,吞天神宗的加入雖然為戰鬥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但也給神宗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應對未來的威脅,爺爺決定加強軍隊的建設和訓練,提高士兵們的戰鬥力和素質。
同時,他也意識到,士兵修為的提升對戰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爺爺的帶領下,第三軍和第四軍進軍的腳步也不是太快,而是按部就班。
每攻占一座城池,就立即展開老百姓的安撫工作。
大量的食物以及各種物資都送到這些城池裏。
爺爺也借鑒第一軍和第二軍的做法,大量安撫附近的百姓。
這樣做也獲得了大量百姓的信任和好感。
第三軍和第四軍一樣,都是共設有三個師,每個師由一名師長負責指揮。
師長是師級單位的最高指揮官,負責製定師級戰鬥計劃、組織訓練和戰鬥,以及管理師級後勤工作。
師級單位下轄三個團,每個團由一名團長指揮,團長負責團級單位的日常管理和戰鬥指揮。
每個團由三個營組成,每個營由一名營長指揮。
營長是營級單位的指揮官,負責營級單位的日常管理和戰鬥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