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誌強,是夏國一處被山脈環繞的偏遠農村的一個小小的身影,他是這個村裏典型的留守兒童。
那年他五歲,原本應是天真爛漫、嬉戲玩耍的年紀,卻因為家庭的不幸而早早地承受了生活的重壓。
他的父母在他五歲那年離異,母親狠心地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過。
父親為了維持生計,隻能留在家裏務農,盡管他拚盡全力,但收入微薄,勉強支撐起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
許誌強雖然已經到了入學的年齡,但因為家境貧寒,他從未踏足過學校的門檻。
後來,父親為了改善家裏的經濟狀況,決定去外地工廠打工,留下許誌強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父親每月寄回的生活費雖然微薄,卻是他們生活的唯一來源。
然而,生活的苦難並沒有因此而結束。
許誌強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身體日漸衰弱,已經不能長期下地幹活了。
他們隻能在自家的院子裏勉強種一些蔬菜,以此為生。
這些微薄的收成,再加上父親寄回的生活費,勉強維持著祖孫三人的生活。
就在許誌強六歲那年,一個噩耗傳來,父親在工廠打工時,不幸被卷入了機器中,當場身亡。這個消息對於許誌強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他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好在工廠方麵出於人道主義,賠償了幾萬元的費用。這筆錢由當地政府部門親自送到村裏,交到了許誌強爺爺奶奶的手中。
然而,爺爺奶奶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又沒有什麼文化知識,根本不懂得如何妥善保管和使用這筆錢。
很快,許誌強的幾個叔伯就嗅到了錢的味道,他們連哄帶騙地從爺爺奶奶手裏拿走了這筆錢。許誌強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每天隻能吃些野菜充饑。
到了七歲那年,爺爺奶奶相繼離世,許誌強徹底失去了依靠。
他隻能在叔伯們的家裏討飯吃,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有時去這家吃兩頓,有時去那家吃幾頓,生活極不穩定。
他的衣服鞋子都是叔伯家的孩子穿舊不要的,才輪到他穿。
晚上,他隻能回到自己的破屋子裏睡覺。
由於年紀小,他不懂得照顧自己,很少洗漱,時間長了,就變得又髒又臭,活像一個乞丐。
盡管生活如此艱難,但許誌強從未放棄過對生活的希望。
他始終相信,隻要努力,總有一天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一天,命運終於為許誌強打開了一扇窗,然而,窗外的風景卻並非他所想象的那樣美好。他的伯樂,竟然是一個人販子!
那天,陽光透過雲層灑向大地,許誌強正蜷縮在破舊的屋簷下,衣衫襤褸,滿臉汙垢。
這時,一個陌生男人走進了他的視線。
男人穿著整潔的衣服,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仿佛一個慈愛的長者。
他在村裏溜達時,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可憐的孩子。經過一番觀察,他確認許誌強是個無人照看的孤兒,於是心中生出了邪念。
男人走近許誌強,用溫和的語氣說道:“孩子,你跟我走吧,我帶你去個好地方,有吃有喝,再也不用受這種苦了。”
許誌強抬起頭,看著眼前這個男人,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信任。他心想,這或許是個好心人,見他可憐,想要幫助他。
於是,他點了點頭,沒有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