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古城,位於如今新疆羅布泊西部,處於西域的樞紐,在古代絲綢之路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我國內地的絲綢、茶葉,西域的馬、葡萄、珠寶,最早都是通過樓蘭進行交易的。
樓蘭古國從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國,到公元630年消亡,共有800多年的曆史。王國的範圍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王國逐漸在世界上消失了。究竟為什麼會消亡,直到現在仍然是一個謎。
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
關於樓蘭的傳說數不勝數,不過有一點卻讓我感到詫然,因為秦朝建國是公元前221年,在公元前206年就被劉邦給滅了,按照這個時間算起來,秦朝在滅亡前,樓蘭還沒有建國,樓蘭建國的時間,應該是漢朝時期;既然是這樣,那樓蘭跟秦朝就一點關係也扯不上,可是為什麼地圖上的古代版圖所顯示的,會有樓蘭這個地方。
我將我的疑問向李娟問了出來,李娟的回複是,雖然秦朝時期樓蘭還未建國,但是當時那裏已經有人居住,而從樓蘭建國以後,不管是建國以前還是滅國以後,那個區域就統一都稱之為樓蘭古國區域了。
聽完這些,我明白了所以;同時我們四人一致認為,秦皇藏寶藏的地宮,就是在樓蘭古國區域;多少年來,各國的冒險家、考古學家都將樓蘭作為一生的追求,關於樓蘭古城的各種版本說法,也足以體現出這個地方的神秘色彩,在我們都沒辦法確定地宮所在的時候,隻能將最後的寶押在這條黑線的終點處了。
一個下午,我們四人就不知不覺成為了熟人,說的更過一些,簡直就是親人一樣;李老頭和李娟都沒有把我跟老謝當做外人,把他們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了我們,而我跟老謝也都是性情中人,別人對我們好一分,我們便會對別人好三分,所以在有了同一個目標後,自然也就沒有隔閡了。
我們四人當天一直聊到下午四點,可是對於藏寶地宮所在到底是不是樓蘭,卻還是無法下定結論,所以李老頭決定到了晚上,等他叫些專業人士一同來探討。
決定出來後,我和老謝就準備回住處,雖然李老頭要留我們吃完飯,但我跟老謝一天一夜都沒衝涼,全身感覺不舒暢,所以婉拒了李老頭的盛情邀請;但是李老頭的另一個邀請,我們卻沒有拒絕,並牢牢的記在了心裏。
我跟老謝懷著動蕩不安慷慨激揚狂喜萬分的交錯心情,回到旅館將髒兮兮的身子清理幹淨,草草的吃了點東西後,就躺在旅館房間的床上休息;因為今天晚上,我們還有一個會議要參加,這個會議,正是李老頭邀請的。
心裏突然間藏了一個這麼大的秘密,我怎麼也睡不著,不過老謝到沒跟我一樣激動,吃完東西回旅館躺在床上就呼呼睡了,鼾聲時不時的從他嘴裏傳出,那叫睡的一個香啊。
因為睡不著,所以我隻能躺在床上用手機上網,也趁此機會在百度上了解了下關於樓蘭的事跡,不知不覺,夜色深沉,喧鬧的湖南省會各街道上行人減少,世界也開始變得安靜下來。
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閉上了雙眼打起瞌睡來,靠在床頭上,腦袋隨著慣性啪的往下一甩,差點就撞在自己手裏的手機上,被這麼一甩,我瞬間就清醒過來,房間裏的燈一直沒關,我習慣性的看了看牆上的掛鍾,已經深夜十一點半了。
一看時間,我暗叫不好,趕緊從床上蹦起來,對著睡在旁邊床上打鼾的老謝喊道:“緊急集合……”
老謝一個機靈翻身而起,雙眼之中沒有了半點睡意,露出來了的全都是精銳的殺氣。
當老謝發現又一次中招後,對我吼道:“老楊你他媽有病吧……”
我沒好氣的對老謝喝道:“我是有病,你他媽要是再睡,咱就等著給李老頭去守門吧。”
老謝這時候才想起來,咱們12點還要去李老頭家開會,所以打著哈哈立馬穿衣服鞋襪,然後咱們倆搭了一輛的士向李老頭家疾奔而去。
11:47,我們來到了李老頭住的大院子外邊,因為這裏已經差不多搬空了,所以大門口早就沒人執勤,鏽跡斑斑的大門右側那扇小門貌似沒關,我跟老謝直接就走了進去,然後順著院子往一樓的李老頭家走去。
李老頭家客廳的燈沒關,我們來到門外敲門後,是李娟開的門,將我們迎進屋裏,此刻客廳裏已經坐了三個我們不認識的男人,一個高高瘦瘦帶眼鏡莫約三十來歲,一個略微肥胖但全身卻透著一股子銳氣,還有一個年級稍微大些,頭上的發絲已經有不少變成了銀白色,看去雖然沒有李老頭老,但至少也有50歲的樣子了。
李老頭讓我跟老謝坐下後,又招呼李娟給咱們兩一人倒了一杯熱茶,然後不緊不慢的說道:“還有一個人沒到,他剛才打電話給我說鋪子裏還有些事,估計要晚點到,所以咱就先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