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應試故事(3 / 3)

歐陽風光見那些副主考官嚇得夠慘,他心地善良,不想再為難他們了,於是就打算將蘇小茜還給他的那些試卷交給唐昭宗。

“托我皇洪福,那些答得好的試卷已經派人找到,請皇上過目。”歐陽風光拿出那些蘇小茜還給他的試卷,畢恭畢敬舉過頭頂。太監總管李英秋忙上前拿了轉交給唐昭宗。

話說歐陽風光見那些副主考官嚇得夠慘,他心地善良,不想再為難他們了,於是就打算將蘇小茜還給他的那些試卷交給唐昭宗。

“托我皇洪福,那些答得好的試卷已經派人找到,請皇上過目。”歐陽風光拿出那些蘇小茜還給他的試卷,畢恭畢敬舉過頭頂。太監總管李英秋忙上前拿了轉交給唐昭宗。

唐昭宗聽說那些答得好的試卷已找到,心情已經好了幾分,今見歐陽風光將其獻上,於是便伸出禦手,拿來細細觀看。

唐昭宗拿到的第一張試卷是塗德佳的,但見他的文章寫得有理有據,寫的好極了,與剛才的歐陽慶與林明興的文章完全不同,不覺點頭稱讚道:“寫得好,寫得好。”

話說唐昭宗拿到的第一張試卷是塗德佳的,但見他的文章寫得有理有據,寫的好極了,與剛才的歐陽慶與林明興的文章完全不同,不覺點頭稱讚道:“寫得好,寫得好。”

第二份試卷是史聰天的,但見他的文章寫得實例詳實、邏輯性強,寫得相當不錯,與剛才的歐陽慶與林明興的文章一點也不相同,不覺點頭稱讚道:“好,寫得相當不錯。”

接著唐昭宗還認真閱讀了其他的20多份試卷,發覺都寫得不錯,不覺龍顏大悅。

最後一份試卷卻是李文豪寫的,他文章的題目就是《策秦論》,但見他的文章不但字體寫得好,隻見字字龍飛鳳舞,不覺眼睛一亮;再細細品味其文章,但覺句句珠璣,文章不但說理透切,邏輯性強,而且針砭時弊,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真是入口香滑,回味餘香,果然是一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好文章,不禁捏著龍須連呼:“好文啊好文,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啊!”

於是唐昭宗舒展龍目,仔細欣賞《策秦論》:昔秦滅周祀,並海內,兼諸侯,南麵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風。若是,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滅,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淩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弊。昔秦南麵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兼並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論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製禦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猶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長久。

昔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汙穢之罪,使各反其鄉裏;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盛德與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內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惟恐有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奸弭矣。……

今“李”、“牛”兩黨紛爭,是重無道:壞宗廟與民,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然後奸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鹹不安其位……

是故欲要重興我唐室,必去其奸黨,還道於民,還公正與百姓……如是則百姓幸甚,國家幸甚矣!

……

當唐昭宗仔細欣賞完《策秦論》,良久方回過神來,連呼好文,於是高興地問歐陽風光:“歐陽愛卿,這李文豪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呐!他是哪裏人啊?多少歲啦?快與朕查來。”

歐陽風光見唐昭宗龍顏大悅,不敢怠慢,連忙叫人查李文豪的檔案,然後上前奏道:“李文豪是鴛鴦縣人氏,今年方十九歲。”

“年紀輕輕就能寫出如此好文章,實在難得。傳朕聖旨,叫李文豪、塗德佳、史聰天三個人見朕,朕要親自考核一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