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州城外的月闕山常年被雲霧籠罩,其山體氣勢磅礴,山的頂端更是高聳入雲中。(www.biqiwu.com比奇屋biqiwu的拚音)因其山頂如新月的缺口般少去一塊,故名為月闕山。
這是雲鶴道人與司徒子凡一老一少避難在此山度過的第七個年頭。在這七年中,兩人寸步不離月闕山,終日以山泉解渴,以各類野果野草充饑。日子之清苦與枯燥程度絕非常人所能忍受。
老,是已兩百餘歲的修道高人;少,是玄虎大將軍司徒烈之子。按說此等身份該過著錦衣玉食的奢華生活,究竟是何原因讓兩人落魄至此,還需從七年前的玄虎兵變說起。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永樂初年,朱棣對建文餘黨采取了極其血腥的滅絕政策。瓜蔓抄、誅十族導致眾多朝中大臣慘遭滅門。戰功顯赫的玄虎大將軍司徒烈不願坐以待斃,聯合王齊、薛勝弘兩名軍中大將發動了玄武兵變。
不料兵變計劃被錦衣衛指揮使屠滅所竊知,所有參與兵變的官員全部慘遭滅門之禍,其慘烈程度絲毫不亞於任何一次戰爭後的屠城。在之後長達一個月之久的時間裏,北京城各處城門皆掛滿了人頭,護城河內盡是極腥的鮮血與腐爛的內髒。
出事那天,司徒子凡正好被送去了雲鶴道人的煉丹房。聞訊後雲鶴道人立馬用真氣消除兩人的呼吸痕跡與體味迅速逃亡。那年司徒子凡年僅八歲,關於屠殺與逃亡的記憶成為了他永生難忘的夢魘。
十個月後,兩人躲躲藏藏的終於落定靈州月闕山。這一待,就是七年。
在經曆了家族滅門的災難後,生性頑劣的子凡突然變得懂事異常。不管野果野草多麼難以下咽,他都不會有半句埋怨。每日勤奮背誦雲鶴教給他的口訣,並刻苦跟隨雲鶴修煉。家族之禍迫使其早早的結束了自己的童年,開始了漫而長的複仇之路。
這天,雲鶴突然對正準備打坐的子凡說:“凡兒,今日你無需練功了。”
“為何?”子凡不解道。七年來,雲鶴每日都教授子凡真氣控製與運用方法,雖然自己不懂武功,但他相信,練氣終將對子凡大有所用。(www.biqiwu.com比奇屋biqiwu的拚音)
“這些年來,你寸步不離我身,跟我學習極其枯燥的練氣**,七年竟無一句怨言,雲鶴感動至極。如今該教給你的技巧差不多也已教完,至於如何更深層次的進步,則需看你自身之造化亦或是另有高人提點了。”話畢,雲鶴從懷中掏出一副布卷,此布卷做工極為精細,定非常人所織製。
待子凡接過布卷,雲鶴繼續說道:“這是我能給你的最後一樣東西。至於它是否真能為你所用,一切還需看天命了。老夫也不知此物給你究竟是對是錯。”
“懇請雲鶴先生告知子凡此為何物。”子凡恭敬道。
“紹興十一年,也就是兩百五十多年前,一代名將嶽飛及其兒子嶽雲、部將張憲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內被殺害。嶽飛在遇害之前早有預感,便命眾多死忠於他的人建造了一個宏大的工程,並將他的湛盧寶劍藏至其中。我爹是嶽飛的死忠,嶽飛在班師回朝前就繪製了湛盧寶劍藏劍圖交予我爹保管。嶽飛遇害後不久,我爹便慘遭殺害。於是十餘歲的老夫開始了如你一般的逃亡生涯。如今你手中所拿的便是湛盧寶劍的藏劍地圖。”雖已事過兩百餘年,雲鶴憶及此事,竟依舊雙眼通紅,幾近掉淚。
子凡突然感覺自己手中的布卷分量加重,但心中依舊不乏疑問:“湛盧寶劍為春秋時歐冶子所鑄,子凡也知其定非一般的劍。可是嶽飛將軍會如此看重這把劍,是否另有原因?”
“哈哈哈!”雲鶴大笑道:“果然不辜負老夫對你寄予的厚望,這個問題問的極好。湛盧劍其本身是一把絕世寶劍,可讓普天之下任何兵器黯然失色。但若僅僅是這樣,你若得它,也最多是稱霸武林。而湛盧劍已絕非大家所熟知的湛盧寶劍了,因為嶽飛將軍將自己多年馳騁沙場所得經驗兵法全部置於劍中。誰若得此劍,必得天下。”
聽罷,子凡與雲鶴對視了一眼,繼續問道:“那為何先生不將此圖給我爹呢?”
雲鶴站起身來,來回踱步,捋了捋他已長至腰間的白須說道:“其實兩百年多年以來,雲鶴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此圖。但老夫非常厭倦爭鬥,所以才選擇修道並終身不習武。玄虎將軍為人耿直忠於朝廷,讓老夫看到了當年的嶽飛大將軍的模樣。並且他多次邀請,老夫這才出山為其煉丹。我們也不曾考慮過要得天下,因為朱棣雖殘暴,卻也是治國之君。隻是後來的滅絕式鎮壓,才讓我們想到要奪其天下。但那個時候已然為時已晚。而且並非得此圖,就一定找得到此地。就算找到此地,也不一定能找到湛盧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