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機會來了?(1 / 3)

一茅房裏的思考

廉頗在自家的茅房裏蹲了半個時辰,在這半個時辰內的戰果是拉了幾顆黃豆般大的豆豆。

便秘了。這是老同誌的第一反應。

真是歲月不饒人啊,畢竟上了年紀(應該六十多歲了吧,如果沒記錯的話),幹什麼都不如年輕人那樣利索了,上個茅房也是如此。

拉不下來?也得繼續拉呀。沒辦法,有個什麼東東待在大腸裏麵不出來,那是相當難受的。

老同誌決定再繼續耗下去,他想:俺就不相信你一天都不出來,總有憋不住的時候吧,要知道外麵的世界雖然很無奈,可也很精彩呀。另外需要告訴你的是:

今天國慶節吔,不用上班的。

明天也不用上班,後天還是不用上班,誰說奴隸社會不放假啊。不放就不放,一放就放三天。

哈哈哈,跟俺廉頗耗是吧?看俺不憋死你!

便便當然是憋不死的,也用不著憋,能憋死的是人。

譬如說廉頗的同事趙奢同誌,這個哥們當田部吏(收農業稅的,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稅務科長)的時候,俺廉頗就已經是都尉(相當於今天的師長級別)了,天天帶兵打仗來著呢,他趙奢還在郊區挨家逐戶地苦口婆心的催收農業稅呢。

要說這哥們的運氣也確實特別的好,天知道他後來走了什麼狗屎運,在閼與和秦國人打了一架,竟然一不小心就打了個馬服君出來,真是一鳴驚人,不服不行哪。

話說回來,這趙奢還真不是個省油的燈,有點水平,是個高材生,早年出國留過洋,據說還擔任過燕國的上穀郡守(今天的省長),政績不錯,口碑不壞。

後來積極響應祖國的號召,毅然回國效力,算是個海歸吧。

事實證明,海歸就是海歸,仗沒多打一場,官倒升得挺快;沒事幹的時候(這個原因以後再說),還著書立說,到處演講,很有人氣,粉絲很多。

這些倒沒啥大不了的,隻要你趙奢不跟俺廉頗對著來,問題嘛也就不是個問題。不過你那個兒子俺還真有些看不慣,不用說,各位同誌也知道將要提到的是誰了。

誰呀?趙括。

這位小哥兒好像才二十出頭吧,二十四還是二十五?打小就嬌生慣養,長得麵如冠玉、唇若塗脂。擱在今天那就是個討人嫌的小白臉,在戰國那個年代,審美觀點就不一樣了,是個地地道道的帥哥。據說趙括沒事總喜歡上邯鄲大街上遛達遛達,圍著他的粉絲那是裏三層外三層,有男粉絲也有女粉絲,當然了,女粉絲是大多數。女人喜歡看帥哥是很正常的事,其實男人也有很多喜歡看帥哥的,總而言之一句話,趙括實在帥得很。

不但長得帥,而且命也好。年紀輕輕的就端上了鐵飯碗,吃上了商品糧,沒多久鐵飯碗就換成了金飯碗(老爹趙奢又升官了);趙括的命就是好啊,真是人比人,氣死人,還是別比了。好歹俺廉頗如今也今非昔比,這麼多年打拚下來,總算混了個國防副部長(上將軍),正部長是趙奢同誌。

雖然趙奢級別比俺廉頗高出半級,但他的寶貝兒子趙括跟俺是沒有可比性的。

這個小朋友除了好騎馬射箭,逮個兔子、打個雀兒之外,還時不時精神抖擻地參觀參觀邯鄲城內最繁華的紅燈區;別想歪了,戰國的紅燈區和今天的紅燈區不一樣,那時的紅燈區裏呆的都是全國有名的歌舞伎。

而且有趣的是,紅燈區的發明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管仲老先生,據說是為了增加國庫收入而想出來的絕招。畢竟手工業不怎麼發達,每個國家都有很多待業青年,女同誌居多,男人嘛,很多已經‘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了。

管仲老先生如果知道他發明的方便女同誌再就業的紅燈區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估計會氣得再從棺材裏跑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