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家庭應用中成藥知識 (24)(1 / 2)

1.感冒藥治療風寒感冒有風寒感冒衝劑、感冒清等;治療風熱感冒有桑菊感冒片、VC銀翹片、銀翹解毒片等。感冒發熱者,可選用正柴胡飲、雙黃連口服液或紫雪丹等。一般來說,感冒藥早期應用效果好,使用時患者要多喝開水,注意休息,少吃油膩食物。

2.胃類藥胃蘇衝劑、氣滯胃痛衝劑等,可用於秋季風寒襲胃或飲食不節引起腹脘疼痛;山楂丸、神曲丸、香砂養胃丸、木香順氣丸等,可用於食後脘腹脹滿,呃逆頻作等。

3.止咳藥秋季燥邪為患,易引起肺燥幹咳,咽喉幹癢,可配備雪梨膏、川貝止咳露、枇杷止咳露、蛇膽川貝液等;風寒咳嗽,可選配橘紅片、急支糖漿、杏蘇止咳糖漿、通宣理肺丸、蛇膽陳皮散等。氣喘者,可配備桂龍止咳膠囊、消咳喘、固本咳喘片等。咽喉幹癢的,可配備西瓜霜含片或噴劑類、草珊瑚含片、清涼喉片等。

4.止瀉藥寒濕瀉泄的,可選配藿香正氣液之類;濕熱瀉泄者,可選用葛根芩連片、香連丸等。雲南白藥粉劑或膠囊外貼肚臍孔,對寒濕、濕熱型均可選用。腹瀉後容易引起脫水,因而注意補充水分,維持水鹽平衡等,可有效地改善腹瀉諸症。

5.抗過敏藥秋風起時塵土揚,加之秋季魚美、蝦肥、蟹壯,食後容易引起皮膚及胃腸過敏,可配備烏蛇止癢丸、濕毒清等。也可配備一些西藥如阿司咪唑息斯敏、氯苯那敏撲爾敏片等,此類藥物有嗜睡的副作用,服用後不宜駕車或從事高空作業。

6.外用藥傷濕止痛膏、京萬紅軟膏、雲南白藥酊及氣霧劑、創可貼等,用於燒燙傷、跌打損傷等。家中最好配備一些必要的器械、輔料等,如體溫計、鑷子、75%乙醇酒精、碘酊、紫藥水、棉簽、紗布等,一些小傷、小病等可以在家中處理,但要注意防止感染。

此外,家中有慢性病者,還要注意備好常用藥,如高血壓患者的珍菊降壓片、羅布麻片;糖尿病患者的消渴丸、參芪降糖膠囊等。患有慢性病者,一定要按時、按量服用,保證作息規律。

五、夏季旅遊必備中成藥

夏季,是旅遊的黃金季節。但天氣炎熱,暑濕偏重,加之貪飲納涼,易耗氣傷陰,又是消化道與呼吸係疾病多發時期。因此,外出旅遊時應選帶幾種中成藥,以備不時之需。

1.藿香正氣水由藿香、紫蘇葉、陳皮、茯苓、白術等組成。具有祛暑解表,化濕和中的功效。是暑期感冒、消化不良、腹瀉以及食物中毒的首選中成藥。特別是對於旅遊者腹瀉、胃腸型感冒或水土不服引發的畏食、惡心、嘔吐等療效尤佳。同類藥還有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口服液、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軟膠囊等。

2.香連丸由木香、黃連組成。夏季易患細菌性痢疾,特別是伏天外出旅遊,每因飲食生冷或誤食不潔之物而引發。香連丸對於細菌性痢疾引起的腹痛、嘔吐、下痢赤白、裏急後重等證,具有清熱解毒、行氣化滯、消炎殺菌作用。

3.羚翹解毒丸內含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竹葉、桔梗、羚羊角等。由傳統名藥銀翹散去蘆根加羚羊角組成,增強了清熱解毒作用。主要用於感冒發熱重者、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肺炎等。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抑菌消炎作用。同類藥還有銀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等。

4.片仔癀由人工麝香、牛黃、蛇膽、三七等組成。為明代末年京都太醫秘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廣泛用於各種炎症,在歐美、東南亞及我國港澳台地區被稱為神藥,有“中藥特效抗生素”之稱。旅遊時,若患牙痛、咽喉腫痛、燙傷、灼傷、扭傷、蜂蛇咬傷、疔瘡、無名腫毒及一切炎症所致的疼痛、發熱等證,均可使用。外用切成薄片,冷開水調化,塗敷患處,一日數次,保持濕潤。同類藥還有新癀片、六神丸等。

5.健胃消食片由黨參、白術、陳皮、半夏、砂仁、山楂、神曲等組成。既有補益中氣、健脾養胃的功效,又有消食化積、增加食欲的作用。特別適用於老年人、小兒服用。外出旅遊時,可作為健胃之品服用,又可作為急性胃炎、神經性嘔吐、水土不服而致食欲缺乏的治療藥品。

6.風油精由薄荷腦、桉油、樟腦、香精油、丁香酚、葉綠素等組成。是消炎鎮痛、清涼止癢、祛風解毒之良藥。凡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關節疼痛、牙痛、腹部脹痛、車船昏暈和蚊蟲叮咬引起的瘙癢不適,均可使用。外用適量,塗抹患處。本品還可用治燙傷、腳氣、咽喉痛、肛門瘙癢等。同類藥還有清涼油、本草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