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要讓孩子認知美、感受美、追求美,教孩子做好清潔為第一步。尤其是幼兒齲齒危害極大,父母萬不可掉以輕心。早日教孩子科學刷牙,養成講衛生愛整潔的好習慣,對孩子的精神麵貌、身體健康都大有好處,更令孩子終生受益。
(寶貝趣事)
早在懷孕的時候,我就被育兒書灌輸了一個概念: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具體到刷牙上,就要從新生兒開始,具體包括1歲之前的擦拭期、12歲的漱口期、23歲的模仿期、3歲以後的正式刷牙期等。
丫丫出生後,我照章執行了。每天用紗布擦拭丫丫的牙床,據說好處是便於她日後接受刷牙,可太難堅持。丫丫要不拒絕張嘴,要不咬住不撒口,後來又看到母乳能抑製細菌在牙齒上繁殖,可以防蛀牙,也就放棄了,但堅持哺乳後給丫丫喂清水,算是漱口。喂輔食後,丫爸用指套牙刷給丫丫刷牙,我負責給丫丫講故事,配合得還不錯。
2歲左右時,丫丫已經可以挽著高高的袖子自己洗臉了,但刷牙一直沒進行。孩子看多了就總會好奇,在丫丫要求下,為她備下有漂亮圖案的兒童專用牙刷以及可吞咽牙膏,聽說水果味的牙膏孩子很容易吞咽,那就提前做準備唄。第一次刷牙,我也沒教她,就是跟她一起刷,丫丫完全沒廢話,就正兒八經刷上了。我是連連稱讚她,嘖嘖,一口小白牙!
其實,2歲的孩子,最容易利用他們的好奇、新鮮,但讓他們長久堅持就不容易了,這時家裏派出了奶奶這個“反麵教材”,向丫丫正言道:“奶奶就是小時候不好好刷牙,現在牙齒都掉了,連好吃的都吃不成了。”奶奶的現身說法,告訴丫丫,好好刷牙才能牙齒好,牙好才能吃嘛嘛香。自此,丫丫刷牙勤快著呢。
(丫媽囉嗦)
男人女人對美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要讓孩子認知美、感受美、追求美,教孩子做好清潔為第一步。丫媽建議如下:
選擇合適牙具,教導正確刷牙方法
選用兒童專用牙刷,刷頭小,刷毛軟硬適中,刷柄防滑,最好帶上漂亮圖案和形狀,引發孩子興趣。起初可以讓孩子清刷不用牙膏,待他能往外吐水時,可加牙膏,量如黃豆即可。另外,要選用圓滑、輕便、耐摔型漱口杯。雖然孩子初學不能要求太嚴,但科學的刷牙方法要打小教導,動作可以慢慢熟練,方法要牢記於心。
調動各種方法讓孩子快樂持久刷牙
對孩子來講,刷牙並不是件舒服的事,父母要調動各種因素讓孩子堅持刷牙。比如,看動畫《巧虎刷牙》,親子閱讀時光安排關於刷牙主題的故事,像《刷牙》(小熊寶寶繪本係列)、《蛀牙王子》、《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等,還可以編刷牙歌等,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秉性的人,總能找到孩子的樂趣所在,抓住它並擅於利用。
(專家點評)
孩子2歲後滿口既白又嫩的乳牙稱為“小白牙”,特別容易受到齲齒的破壞。德國牙醫協會稱:在兒童群體中,飽受齲齒之苦的患者達到驚人的九成,症狀特別嚴重的占四分之一,深受口臭困擾的占五分之一。讓孩子早日刷牙,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意義重大。
幼兒齲齒危害大
很多家長認為幼兒患了齲齒不需治療,靜等換牙就行。實際上幼兒齲齒危害很大:它會影響幼兒的麵部發育,影響美觀和發音;它會降低幼兒的咀嚼功能,影響營養攝入,影響身體的發育;乳牙的早失,會影響恒牙的質量及健康。
良好的衛生習慣終生受益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幼兒時期養成的衛生習慣會伴孩子一生。講衛生愛整潔對孩子的精神麵貌、身體健康都大有好處,能令孩子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