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核桃仁適量。
[製法]核桃仁搗碎,炒至焦黑出油,研成糊狀,冷卻後外敷患處。
[用法]每日換藥1~2次。
[主治]濕疹、皮炎。
3.鮮馬齒萊方
[原料]鮮馬齒萊適量。
[製法]鮮馬齒萊洗淨,搗爛,煎水塗擦患處。
[用法]每日3~5次。
[主治]濕疹、皮炎。
4.南瓜蒂方
[原料]南瓜蒂適量。
[製法]南瓜蒂燒存性,研末,加適量麻油調勻,外敷患處
[用法]每日換藥2次。
[主治]陰囊濕疹。
5.嫩苦瓜方
[原料]嫩苦瓜適量。
[製法]嫩苦瓜洗淨,連皮、瓤一起搗爛,敷於患處。
[用法]每日換藥2次。
[主治]濕疹、痱子。
6.卷心菜方
[原料]卷心菜250克,牛奶150克,白糖30克。
[製法]卷心菜洗淨切碎,與牛奶一同煮湯,將熟時加入白糖,趁熱服食。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濕疹、痱子。
7.鮮槐樹葉方
[原料]鮮槐樹葉90克。
[製法]鮮槐樹葉洗淨搗爛,外敷患處。
[用法]每日2次。
[主治]濕疹。
8.紫荊葉方
[原料]紫荊葉適量。
[製法]紫荊葉陰幹,研末,麻油調勻,塗擦患處。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濕疹。
9.花椒方
[原料]花椒20克。
[製法]花椒加水煎湯,先熏後洗。
[用法]每日1次。
[主治]陰部濕疹。陰囊有潰瘍者禁用。
10。紫甘蔗方
[原料]紫甘蔗皮適量。
[製法]紫甘蔗皮燒存性,研末,搽患處或用麻油調敷。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濕疹,口腔炎,癤癰。
11。黃柏方
[原料]黃柏適量。
[製法]黃柏研成粉末,用青魚膽汁拌和後,曬幹研末,用幹粉搽患處。
[用法]每日1次。
[主治]皮膚濕疹、瘡毒。
12。烏龜肉土茯苓方
[原料]烏龜肉、土茯苓各適量。
[製法]烏龜肉、土茯苓洗淨,煮膏服食。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楊梅瘡毒,癤腫濕疹。
13。鮮嫩紅薯葉方
[原料]鮮嫩紅薯葉適量。
[製法]鮮嫩紅薯葉洗淨切碎,加食鹽適量,共搗爛水煎後,趁熱洗患處,洗後撒上滑石粉。
[用法]每日1次。
[主治]陰囊濕疹。
痤瘡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是在顏麵部及胸背等處發生的炎症性丘疹,擠之有米粒碎樣白色粉質,因而俗稱“粉刺”。本病多發於青年男女,青春期過後一般可自然愈合。其病因複雜,至今尚未明確,但一般認為,主要與以下4種因素有關:雄激素與皮脂腺功能亢進、毛囊皮脂導管的角化異常、毛囊皮脂單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炎症及宿主的免疫反應。痤瘡相當於中醫學的“肺風粉刺”。
[藥膳方劑]
1.仙人掌方
[原料]仙人掌適量。
[製法]仙人掌洗淨搗爛,塗敷患處。
[用法]每日2次。
[主治]痤瘡。
2.番茄汁方
[原料]番茄汁適量。
[製法]用番茄汁潤濕痤瘡患處,再輕壓粉刺,將粉刺的內容物壓出(最好用粉刺壓除器),然後用水洗淨。在洗淨的擠壓處連續塗擦番茄汁數次,可使痤瘡患處愈合如初。
[用法]每日數次。
[主治]痤瘡。
3.紫背浮萍方
[原料]紫背浮萍15克,鮮蒼耳草25克。
[製法]紫背浮萍1、鮮蒼耳草洗淨,水煎,每天早晨用其水洗臉1次,連續洗10餘次即愈。
[用法]每日2劑。
[主治]肺風粉刺。
4.綠豆粉方
[原料]綠豆粉適量。
[製法]將綠豆粉,用溫水調成糊狀,晚上臨睡時洗淨麵部,塗抹,第2天早晨用清水洗淨。
[用法]連用10~15天。
[主治]肺風粉刺。
5.甜杏仁方
[原料]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海帶20克,綠豆15克。
[製法]將玫瑰花用紗布包好,與洗淨的甜杏仁、海帶、綠豆共加水同煮,熟後去玫瑰花,加紅糖適量調服。
[用法]每日1次,連服15~20天,或服至症狀消失。
[主治]肺風粉刺。
6.嫩豆腐方
[原料]嫩豆腐100克,南瓜藤300克。
[製法]嫩豆腐切塊,南瓜藤法淨,共搗爛取汁,塗敷患處。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
[主治]肺風粉刺。
7.芹菜方
[原料]芹菜100克,西紅柿1個,雪梨150克,檸檬2~5個。
[製法]芹菜、西紅柿、雪梨、檸檬洗淨後放人攪拌器中擠汁,隨時飲服,每日1劑。
[用法]每日1劑。
[主治]肺風粉刺。
8.海藻方
[原料]海藻9克,昆布9克,甜杏仁9克,薏米30克。
[製法]鍋內加水適量,放人海藻、甜杏仁、昆布煎煮,去渣,加入薏米煮粥服食。
[用法]每日1劑,3周為1個療程。
[主治]肺風粉刺。
9.金銀花方
[原料]金銀花15克,菊花15克,玫瑰花10克。
[製法]金銀花、菊花、玫瑰花洗淨,開水衝泡,代茶飲用。
[用法]每日1劑。
[主治]肺風粉刺。
10。金橘方
[原料]金橘500克,檳榔20克,鮮桔皮50克,黃連20克,夏枯草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