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賣鵝蛋的婆婆說,美國人都要飯去了(3)(1 / 1)

我說,人數一樣多,票價一樣,我們先來的,已經等了半個小時,為什麼要我們下車,為什麼他們不能等?

我很生氣地說,但我並不是因為他們趕我下來而生氣。我根本不會計較這些,何況,人家有權力這樣調度,而且看到我生氣,那個調度員加緊調車。那部公交車在他們這些工作人員上去後,就被司機換上了職工專車的牌子。不過,他們那部車開走後不到十分鍾,一部專門調派的公車就衝進了停車場。

當地村民都讓我先上,說是因為我這車才來這麼快,我不肯上,讓她們先上,最後我才上,可當我最後上去後,才發現,她們把最好的位置留給了我(上車後前邊第一個單人座位)。

車開了,我還有些不開心,不怎麼說話,她們竟然開始安慰我,說,因為就你一個遊客,他們沒有注意到才會這樣,他們下班了,要回去,你就別生氣。不過謝謝你,今天要不是你啊,還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調車過來,職工下班很多人。總是這樣,今天幸虧有你,他們有點兒怕,你還照相……你別生

氣了……

我心裏更難過了,天啊,我哪裏是因為他們趕我下來而生氣?我本來就不屬於這裏,我坐這種車隻是體驗生活而已,今天過後,我可能永遠不會來這

裏了。

我當時生氣不是為我自己,是為那位沒有賣出鵝蛋的老婆婆,那位被忽悠到認為美國人已經開始要飯而感到有信心度過經濟危機的老婆婆,還有這一車聽到警察一句話就立即提著大籃子小籃子下車,空出一部公交車讓給公仆們的村民。她們每天這樣出賣自己的勞動和農產品其實比誰都辛苦,但她們都淳樸地認為自己是這個國家最不重要的人……

車開出後,我一個人鬱悶,失去了和她們說話的興趣。車在蜿蜒的山道行駛,我的思緒卻比山道更加崎嶇。當車子開離旅遊區來到山區後,不一會兒,車上就幾乎擠滿當地的村民了,卻顯得我更加孤獨。這孤獨讓我第一次覺得,也許我不應該走進他們中,也許他們確實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許自以為最了解他們的我其實最不了解他們。他們不需要啟蒙,他們幸福,他們有信心,不高興的是我們,沒有信心的是我們,對他們啟蒙隻能把不高興和缺乏信心感染給他們……

走了半個小時,學校放學了,從山間的小路湧出一群群學童,他們在路上奔跑、攔車,車停了,孩子們想上去卻擠不進,不一會車廂裏就像沙丁魚罐頭了。我看到兩個幾歲的小孩子站在我旁邊,本能地讓位置給她們,可是,有兩位婦女卻立即製止了,而且,那孩子一看大人的臉色,根本不敢坐我的位置,我聽那婦女對孩子嘰裏呱啦地說,你們坐什麼,人家是客人,是一個好

客人……

車繼續走,我身邊的孩子們擠得水泄不通,我卻坐在那裏,像一個城市來的精英,精英啊!我不想說美國和澳洲了,在那裏,孩子們有自己的舒適的校車接送……

那天,我和朋友聊天都沒有了心情,想寫點兒什麼,卻什麼也沒有寫出來。直到今天,回到家鄉隨州後我才能一口氣寫出來,寫出來後,我都不願再看一遍,因為這畢竟是一件很小、很小的小事,根本就不值得花時間寫的小事,對不對?寫出後給一位網友看,她立即說,你怎麼寫這種雞毛蒜皮的事?你越來越像一個老婆婆了,你應該寫一寫宏大的主題啊,你寫的這些事在中國幾乎不算什麼事了,我都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幫你糾正文章裏的錯別字了……

是啊,這算什麼事呢?不修改拉倒,我自己修改,因為我總覺得還是應該寫,應該放進博客裏。這幾天,我老是想車上的老婆婆會怎麼處理她那六個賣不出去的鵝蛋……我又設想,如果她知道我經常來往美國,會不會要我把鵝蛋買下來帶給靠借中國的錢生活的美國人民?我又會想,如果她明天還賣不掉那幾個鵝蛋的話,她還要坐那趟公交車?如果她再被趕下來,有沒有像我這樣的和她們不一樣的人幫她們吼兩聲……

可我幾乎是生平第一次相信,我的吼聲,不但不能為老婆婆壯膽,很可能會讓她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處境而感到失望;而隻有那及時報道的美國經濟危機籠罩下的慘況,才會讓因為賣不出六個鵝蛋而陷入愁雲慘霧的老婆婆充滿信心--那信心,不正是我們國家繁榮富強、我們精英和先富起來的人能夠繼續過和諧日子的必要保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