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上山,走一個上午就從山北走到山南,肖老三說再走一會兒就到縣城了,唐多雲又想到那個竹林小屋,旁邊還有一片核桃林、還有一片可以種菜的地。
仔細想想那地方其實剛好地處山南山北的中間,在那裏隱居或者弄個秘密基地其實也不是不行。
小院裏的房子雖然是老,但主人家之前應該是很愛護這房子,保護的很好。
離開時也把小院清理得很幹淨,她如果要住好好打掃一番便是。
最讓她惦記的是小院周圍那一大片的毛竹!
那片竹林看起來少說也有四五十年,都是成年男子胳膊粗的毛竹。
這種竹子產量高,用途廣,材質也好。
建築工程中搭工棚腳手架,捕魚打井,做竹席、竹置、扇子、竹編、竹絲、窗簾、竹尺,最不濟做竹筒燜飯和水壺也能讓她在古代大賺特賺,發家致富!
還有毛竹的筍味鮮美,除一般食用外,還可以製作各種筍幹和罐頭,還有鞭筍、冬筍,味道鮮美的不得了。
那麼一大片毛竹林,不僅能把她自己喂飽,還能讓她無成本賺上一波,豈不美哉!
有肖老三帶路他們走的快很多,下午兩三點鍾到了縣城外,因為進城要交銅板,肖老三將唐多雲和羊送到城外就跟她道別。
唐多雲身上沒帶什麼好物件,想給肖老三點銀錢表示感謝,對方說什麼也不肯要,叮囑她一個人進城一定要小心,扭頭就跑老遠。
“這大哥人還怪好的。”唐多雲看著肖老三疾走而去的背影感歎道。
“誰說不是呢!連進縣城都要交買路錢,這個叔叔卻不要師父的謝禮,他可真是個好人!”獨孤羊也跟著感歎。
“話說回來,這縣城怎麼搞的,跟過路的外地人收費就罷了,怎麼隸屬其管製下附近村子的百姓進城也要收錢?”唐多雲表示對這個政策不能理解。
雖然收的不多,隻要五個銅板,可對周邊百姓來說也是筆不小的支出。
村裏人每年收上來的糧食除去繳納苛捐雜稅外能剩下來的口糧本就不多,平日裏想要添置些其他生活必需品都是要賣糧或者用糧食以物換物,手裏實際能攢著的銀錢很少。
怪不得村裏人沒事都不會亂溜達,這年頭連出去看看成本都這麼高啊!
縣城巨大的城門就在眼前,唐多雲抬頭仰視又高又厚重的城門,感歎氣派之餘又覺得這肯定是縣官搜刮民脂民膏建成的,不由暗暗唾棄。
不過雖然進城要收費,城門口還是人來人往的熱鬧非常,無數馬車來往通行,也有不少百姓牽著牛羊進進出出。
人有人走的路,車有車走的道,來往通行井然有序,一點也不顯擁擠。
這麼一看,起碼縣城秩序還是不錯的。
唐多雲牽著獨孤羊走走停停四下打量,看到守衛的士兵也感到新奇。
畢竟是第一次見到古代士兵,跟看兵馬俑肯定感覺不同。
排到唐多雲交錢進城,城衛兵上下打量她一番,皺了下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