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所謂的鯰魚計劃,陳重所知不多。這還是因為這計劃與他有頗多牽連,才能從一些道聽途說傳言裏推測出一點輪廓。
前世陳重武道無望巔峰被家族放棄。失戀返鄉後才獲悉部分家族秘辛。
原來陳黃羅賈這所謂東平武道四世家,其實早數十年就在承受軍方和古武宗門擠壓。卻苦於現代社會生活安逸,年輕人缺乏競爭意識,導致各家傳承式微,擴張無力自保也艱難——後繼無人啊。
於是黃家有人據“鯰魚效應”提出個異想天開的“鯰魚計劃”:既然小崽子們懶散沒動力,那就給他們動力——咱在他們中間培養個異類出來做靶子,對手兼榜樣,隻要這條鯰魚夠強,把水攪渾製造足夠的危機感,就肯定能刺激他們的反追欲望從而奮發向上!
這計劃核心要點有三:
第一是孤立——製造一個舉目皆敵的環境培養鯰魚的攻擊性,彬彬有禮的那是錦鯉!
第二是犧牲——同一起跑線前,沒差距就沒動力。天才浪費不起,咱隨便找個差不多的,那啥,用龍血丹唄,雖然吃了這玩意等於絕了武道前途,但為家族發展些許犧牲在所難免——廢一個能逼出一群,怎麼都劃算。就當家族任務發放,大不了將來給孩子補償厚些嘛!
第三是堅韌——這是重中之重,做不到這個前兩條就是扯淡:作為計劃核心的鯰魚必須要強,不但要人強心強,性子更要強!
性子不夠堅、不夠韌、不夠硬、不夠狠,進了場要嘛被錦鯉們同化,要麼隻能變泥鰍。
理論上說這計劃有點瘋,提計劃的人本來就有點不正常。
但怎麼說呢,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孕育瘋狂的世界——隻有你想不到,卻沒有不會發生的事。想法形成的概率絕不會比事實存在更高。人類從不缺乏把想法變成事實的執行力。
所以黃家主事人商量一下,最終還決定試試。但不是自家試——東平武道四家內部競爭雖然也激烈,但對外從來步調一致,不抱團早晚被人生撕活吞,說得上是休戚與共。再說給小孩子用龍血丹,傳出去名聲不好,得拉人分擔。
於是黃家主就找三家商議說:咱們日子都不好過,我著有個計劃是這樣這樣這樣地——
同在為後輩不給力發愁的幾家理所當然同意——共同參與的有序可控競爭代表平衡不會打破,一枝獨秀不是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問題是鯰魚隻能從小輩裏找,幾家小輩中很難找到出類拔萃的人擔當重任。
是很難,不是沒有——這世間無論何時都不缺天資矯矯之輩。但是,真正天才人物各家護著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放出來當獵狗去攆別人家的笨兔子?哪怕旁枝都不行!
是的,不需要申明,與會幾家很默契就將篩選範圍自動限定為旁係——非天才。
旁枝人才各家都有,但總不能強迫孩子自絕武道吃龍血丹。要鯰魚不是鯊魚,那樣太拉仇恨,不保險。
最後又是最初提計那廝開口:既然眼前一代沒現成的,幹脆在下下代裏找吧,咱不怕時間長,可以用玩養成嘛!正好,年紀越小性格的可塑性就越強。
其實這想法不獨他有,但這話卻不好說,起碼當家作主的就都說不出——前途不前途倒沒什麼,關鍵在於這從小培養,那就意味著要人為扭曲一個孩子的一生!
是的,說的再好補償再多,也沒人相信一個舉目皆敵環境裏長大的孩子會有正常的人生觀。
家族至上可以不說武德和良心,但傳出去老臉還要不要?
因為所以,直到最後各家也沒就誰家出這頭“小鯰魚苗”達成共識。
拖拖拉拉快兩年,直到妖孽陳奉真槍殺黃家紈絝破壞武道規矩,苦主黃家聯手另兩家討還公道之餘,更借此施壓讓陳家做出“犧牲”,最終貢獻鯰魚幼苗一條——就是當年六歲的小天才陳陽,括弧——旁枝。
醜哥如今自然知道,這就是陳陽對醜哥狠下毒手、得勢後又唯恐賣族不徹底的原因——正是陳奉真殺人事件所導致的惡果!
陳家挑來挑去挑了個走眼,鯰魚終究是養成了鯊魚。不過這事兒本來就挺不靠譜,換給別人也未必會比陳陽好多少。
若非陳陽這貨後來將事做絕,陳重甚至沒想過報複,更不會變鬼也要將之置於死地——這個小堂兄其實,也是一隻可憐人吖。
然而此時醜哥已無暇為別人命運感慨。
種種跡象表明,重活一回,他依然沒逃過“父親”掃把光環的掃蕩,這一世淪為鯰魚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