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整理材料是一件瑣碎又不討好的工作,更遑論整理曆史材料,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曆史見解。但我卻著迷於剛剛過去的這三十年曆史,我時常心懷虔誠地翻閱那些泛黃的舊報紙,閱讀別人的曆程,因為這段曆史畢竟是不可多得的。
因此,編著此書時,我首先要感謝時代,感謝這部書中的人物,以及更廣泛而未及收入此中的芸芸企業家,正是他們富有創新與開拓的精神,讓這個時代無比精彩,也讓我有了豐富的研究素材。有時候,看這些人物的命運便像在月光下能清晰看見自己的影子一般真切。
當曆史來到三十年麵前時,很多優秀的企業家自己便開始回憶成長曆程,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出版了自傳或傳記,比如王石的《道路與夢想》、王佳芬的《新鮮》,馮侖的《野蠻生長》,吳士宏的《逆風飛揚》,李寧的《冠軍的心》,馬雲的《阿裏巴巴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李書福的《汽車瘋子李書福》,郭台銘的《郭台銘與富士康》,金誌國的《一杯滄海》,吳仁寶的《贏在華西》、袁庚的《袁庚傳》,馬丁·波斯特的《上海1000天》,以及描寫葉鶯在柯達曆程的《跨越》等書,我還找到了一些改革家前些年出版的回憶錄,如馬勝利的《風雨馬勝利》、劉永行的《希望永行》等等,在此要感謝這些書的傳主,以及精彩描寫他們曆程的作者們。
本書的順利編輯,還要特別感謝《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的一幫優秀記者,通過他們非常有價值的記錄與整理工作,很多企業家的曆程躍然紙上,得以讓後來者一窺當代人的風采。他們是:陳有恒、李平、沐昌根、沈沂、孫春明、王建坤、餘旭輝,本書中部分素材來自他們做過的報道;《經濟觀察報》的楊陽、《人力資本》雜誌的陳斌、我的朋友王旭烽亦為本書提供稿件。
本書編著還得到了我的同事們的鼎力幫助,他們是陸斌、王留全、吳煒等。他們是一群努力、充滿朝氣的年輕人,未來鋪在眼前,但此刻他們正在辛勤耕耘著。還要感謝藍獅子財經出版中心的簽約作家們:
林軍、鄭作時、徐明天、程東升、胡騰等等,他們為此書編著亦頗費心思。
最後,此書創作得益於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創意和信任,因此要特別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腳印和顏煉軍不厭其煩地與我溝通協調,在此一並謝過。
曆史會不斷前行,我們能做的便是以圖書出版的方式記錄他們的腳印,這也是我們的使命。
吳曉波於杭州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