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明時節雨紛紛(1 / 2)

唐朝自公元618建立至唐玄宗天寶年間,已經洋洋灑灑,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曆史,中間的波折跌宕都已經遠去,在“開元之治”之後,這個國家的國防經濟政治文化,都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帝都長安更是到處醉紙迷津,奢華之氣彌漫了每一個空氣分子,整個城市都散發著一種富饒甜膩的味道。這個國家的富饒,安寧,強大,堅不可摧像一道光芒,由長安這麵鏡子折射後落入了每個角落,可謂福光高懸。

天寶年間的長安城,依舊沉浸在一片奢華而甜膩裏,然而在最華美的袍子上,已經爬滿了瘙子,隱隱透出一股糜爛之氣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那天,果然飄起了蒙蒙細雨,黏在眉間發上,讓人忍不住厭煩。那些出城掃墓的人,臉上都帶著同樣地厭惡表情,邊低聲抱怨著,邊撐傘躲避著來往的人群,那些大富人家的車輦陸續緩慢行過,保持著與那場細雨相同的緩慢節奏,無奈到幾乎讓人想要尖聲咒罵!

在那樣粘稠的安靜裏,街角急促的馬蹄聲驀然劃開了一道口子,就像得到了某種首肯,隨著那串急促的馬蹄聲消失在空氣中,大街小巷的叫賣聲稀稀拉拉的響了起來,與這場稠密的細雨混合在一起,猛然間竟然有了種莫名其妙的不安。

細雨還在下著,似乎無休無止,站在簷下的女子終於有些急躁了,伸出了一直藏在袖中的手,往細雨中晃了一下,轉臉對身畔的另外一位女子說:“這雨,不知要到何時才停,幹等著也不是辦法,不如先行過去罷。”

“說的也是,那便走吧。”說著,她已經撐起了傘,先一步跨入雨中,隨著她的腳步,先說話的女子也撐開了傘,往街角掃上一眼,迅速跟上了前麵的人。

兩名青衣女子撐了白綢布紫竹骨的傘,沿著朱雀大道往玄武門走去。她們的臉雖然掩在麵紗後麵看不清,黑發也隻是隨意的用銅釵束住,但走起路來那種動人的風姿,依舊讓人心神激蕩。

街道漸漸被細雨打濕了,地麵上的水汽越來越濃,幾乎要濡濕裙角。在朱雀大道的盡頭,兩名青衣女子不約而同的停下來,看向地麵,秀眉緊皺。

“唉···”其中一名女子輕聲歎息,提起裙角,往前再踏出了一步。

“她怎麼還沒有來呢?”另一名女子駐足,環視四周,反而是退回幾步,站到了簷下,關了傘,皺眉輕輕甩了甩衣袖,“唉···再不來,晚上就回不了城了。”

“再等等吧···或許她一時脫不開身···”提著裙角在濕漉漉的地麵上走來走去的女子勸慰道,卻沒有看站在簷下的同伴,隻是自顧自的跺著腳,顯得有些淘氣。

一時無話,簷下的女子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秋水般的眼神緩緩凍結起來。然而就在此時,急促的馬蹄聲再次打破了細雨中粘濕的安靜,一輛馬車快速往朱雀大道上行來,窗口後麵隱隱約約坐了一個帶麵紗的女子。

“停一下,快停一下···”當馬車行至朱雀大道口的時候,那女子急聲叫道,一邊從轎簾邊探出頭來,的確是帶了麵紗的女子,一雙大眼睛水靈靈的,左顧右盼,熠熠生輝,看到街口的兩名女子,瞬間大喜,情不自禁叫道,“蘇姐姐,藍姐姐,快上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