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瀚擔任新的印度洋艦隊司令,陸廣荃則在國會任職參議員,擔任對外援助委員會的主任,同時在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院擔任軍事政策谘詢委員會主任。
當然,隻要大公黨還控製著中國,他們隨時還可以回到政壇,隻是要等著新的內閣,也可能有一天會輪到他們出來組閣。
其實,隻要胡楚元還活著,誰也不敢貪望首相的寶座,這個位置究竟是讓誰來做,說到底還都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現在,內閣陸軍大臣是李開鄴,海軍大臣是葉祖珪,魏瀚則是海軍科工總監司,少將軍銜,負責海軍軍備監製。
等黃鍾瑛和曾宗瀛進了大書房,胡楚元先和他們談了談。
這幾年,國內最主要的軍事裝備研製和生產計劃就是無畏級戰列艦,經過這些年的穩步發展,國內的軍艦製造能力早已和英德持平。
這是國際公認,中國的軍艦製造無論是質量和設計都處於第一流的水準,軍艦出口規模也遠遠超過英德法三國,當然,這主要是得益於戰爭。
雖然在質量上,中國的軍艦未必就比英國更高,但中國出口的軍艦都是在戰爭中經受過重重考驗的,聲譽卓著,有目共睹,何況價格也相對較低,至少比英法德三國都要低。
說到國內的軍艦問題,黃鍾瑛就和胡楚元談道:“正好有一個事要和委員長說,無畏級在國內和英國服役後,兩國海軍都很滿意。出於更多的因素考慮,目前,英國已經和我們一起進行兩萬兩千噸級的公爵級戰列艦預備研製工作,這些事情倒還是順利。不過,在和無畏級戰列艦相配套的新型戰列巡洋艦的設計思路上,英國和我們的思路卻有著非常大的差別,原定的聯合研製配套戰列巡洋艦的計劃恐怕是無法進行了。”
胡楚元嗯了一聲,這個事情,他已經在國家軍事委員會提交給他的報告中大致了解。
考慮未來的主力戰列艦噸位會越來越大,單艘的價格都會非常驚人,中國海軍曆來堅持的原則是主力火炮的統一,追求在同一個編隊中利用密集、統一的主炮火力擊潰對手,再考慮速度的問題,中國海軍就打算放棄類似於晉州級這樣的二等戰列艦,通過提高戰列巡洋艦的防禦力,使得在戰爭時期,可以利用戰列巡洋艦擴充主力艦隊的火力。
這個想法實際上也是胡楚元和呂瀚在一起下野之前就敲定的思路。
英國海軍則堅持原有的政策,他們堅持巡洋艦就是巡洋艦,就是快速的軍艦,既要維持高火力,又要增加防禦力,那麼,巡洋艦和戰列艦之間也就沒有了區別。
這是可以理解,英國海軍在歐洲的主要對手,不管是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都列裝著大量的巡洋艦,而英國所需要的裝甲巡洋艦就是要負責獵殺這些巡洋艦。
中國海軍不同,中國海軍在亞洲地區已經沒有對手,並不需要麵對大量的巡洋艦,隻需要巡洋艦和較大噸位的驅逐艦就足以完成對太平洋的防禦和巡邏工作,中國需要的戰列巡洋艦更多還是要伴隨著主力戰列艦協同作戰。
聽完黃鍾瑛的話,胡楚元就很簡單的答道:“那就和英國人分開搞,我們還是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想法。對我們來說,戰列巡洋艦應該是能在局部戰場成為主力,在主力戰場也能協助戰列艦作戰的戰艦。我們的海軍一直都是很靈活,沒有必要受歐洲海軍的傳統思維限製。如果說戰列艦是犧牲速度追求最強的防禦和火力,我們的巡洋艦就是在追求均衡的速度、火力和防禦。”
黃鍾瑛點著頭,道:“是的,我覺得我們和英國在這個問題上會產生分歧也很正常,對我們來說,用普通的裝甲巡洋艦和較大噸位的驅逐艦足以完成對常規海域的巡邏,包括獵殺對手的巡洋艦。”
說到這裏,胡楚元就和黃鍾瑛吩咐道:“你和魏瀚事先聯係一下,在上海會議召開之前,海軍部要提前將新型4500噸級驅逐艦的計劃拿出來!”
黃鍾瑛繼續點頭。
中國海軍可以說是驅逐艦之父,開創了驅逐艦在海軍的局麵,在驅逐艦的設計和製造上都一直領先於整個世界,即便是英德美意等國,在驅逐艦的建造上也總是在跟著中國的變化發展。
從春雨級、春雨Ⅱ級、陣雨級、春露級之後,中國最新一代的潮雨級驅逐艦直接選擇了4500噸級的設計排水量,以取代現有較低噸位的巡洋艦,同時在陣雨級的基礎上改建陣雨Ⅱ級。
在春露級、陣雨Ⅱ級和潮雨級驅逐艦體係成型後,中國海軍在遠洋、近海的巡洋警備工作主要由驅逐艦來承擔,巡洋艦體係則重新進行調整,成為擁有獨立遠洋準主力作戰能力的新係列戰艦。
在這一係列的調整中,7500噸排水量的陽遠級巡洋艦、10500噸排水量的威遠級巡洋艦都是戰列巡洋艦,負責獵殺對手的巡洋艦和驅逐艦,而更大噸位的遠東級巡洋艦則更加注重防禦力和速度機動的均衡設計,使之能夠承擔輔佐主力戰列艦作戰的作用。
不管怎麼說,中國的軍費還是比較緊張的,特別是在國內大建設的這個階段,能用較少的錢構建最為強大的海軍,這才是中國海軍必須選擇的道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