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的,企業在內部教育上的所有開支都是可以抵稅的。
軍隊仍然貫徹軍隊就是軍校的原則,三年服役期滿,通過軍隊內部考核,小學和初中畢業生就可以拿到初中、高中畢業的國民教育證書。
軍隊每天至少要向士兵提供三個課時的國民教育。
按照《國民教育法》,國內開始貫徹9年製的義務國民教育,從小學到初中,中等職業教育繼續免費,高等職業教育和大學教育則看情況,國立學校的收費是非常低的,當然也都是大班製度,一個班四五十個人。
私立學校和學院則不同,不準實施大班製度,一個班最多二十個人。
隨著《國民教育法》的頒布,胡家在教育捐贈上主要轉向大學教育。
北京四大高校中的燕京、輔仁都是胡家在資助的,震旦大學、東吳大學、南洋大學(本校區在新加坡,福州、香港、馬尼拉、古晉各有一個分校區)、東南大學(福州)也是以胡家的資助為主。
這六所私立大學,加上英美法德四國對華援助基金重點支持的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以及廣東的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目前可以算是國內的十大私立高校,特別是輔仁和震旦的規模最大,師資力量最強,號稱是北有輔仁,南有震旦。
公立大學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海軍大學(福州,原福州船政學堂)、中央國立大學、首都國立大學、上海國立大學、江南大學、長江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洋大學(天津)、中央政法大學、國防軍事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央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胡家也有一定規模的捐資。
現在,胡家基本不再其他方麵捐款,集中財力捐資教育,僅1903年的捐款就達到了1.73億中圓。
隨著國內高等教育體係的完善,《國民教育法》的頒布,1904年,科舉正式停止,采用新的行政公員考試製度,中職及以上學曆都可以報考。
正式考中的都屬於國家公員,政黨控製的部分則屬於委任官員,如果以後實施****製度了,政黨一輪換,委任官員都要重新更換,國家公員則是鐵飯碗,該做什麼做什麼。
到了1904年底,胡楚元基本完成了國內的政治、教育、軍事、稅收的四大體製改革,如果要將他規劃的這些事都做完,那可能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
僅僅是文官體製改革和教育改革,這就需要在執政過程中通過十幾年的努力不斷加深推進過程。
等到了1905年初,胡楚元則已經準備好退出新一屆的政府,在和瞿鴻機、陸廣荃等人商量過後,他基本上保留大公黨主席和國家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兩個職務,不再參與行政管理。
在和平時期,國家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這個職務其實是沒有什麼大權的,因為調兵的權利在首相手中,關鍵有一個權利在委員長手中,那就是任命將領。
身為大公黨的主席,胡楚元實際上還保留著另外一個權力——他可以隨時更換國家首相,因為大公黨在國會中是絕對的大多數黨,國家首相的更換完全是黨內的事情。
執政的是大公黨,首相是誰並不重要。
1905年3月7日,胡楚元正式卸任,不再擔任下一屆的首相。
這真是一枚很大的炸彈,全國震驚。
中國人現在已經不敢想象一個沒有胡楚元的中國了,幸好,胡楚元還保留著大公黨主席和國家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兩個職務,崇拜他的人勉強能接受,恨他的人則知道他根本就沒有離開。
3月中旬,胡楚元一家毫不留念的搬出了資政園和瀛台,乘船返回上海。
在上海,中國最為奢華的私家莊園正在向著他們開啟久違的大門。
那個……胡漢三什麼的又回來了。
胡楚元又回到了他的上海墉園。(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