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四更)(1 / 3)

(不給《紅旗》投票加收藏,加點擊,這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秋瑾的話讓胡楚元也有一些難堪。

事實上,胡楚元並沒有打算真正去親自解決那些問題,這或許就是他頗為自私的一方麵。

他不是偉人,雖然每一個人都希望他做為這個時代和中國不可或缺的偉人。

回資政園的路上,胡楚元走在兩道圍牆之間的青磚路上,他也忍不住的想……如何做,才能讓人民更為富裕?

農業方麵要堅持現在的大農業經濟政策,工業方麵要逐步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

除此之外呢?

有時候想想,胡楚元特別讚同德國和瑞典等北歐國家推行的高福利政策,問題是中國太大,各個地區的發展很難平均,推行這種政策的難度就比較大了。

他建立大公黨的時候,何嚐不是希望建立一個天下大公的社會呢?

從首相府到資政園不過六百餘米的道路上,胡楚元走了近十分鍾,回到資政園,他心裏倒是想的差不多了,他想,雖然眼前還很困難,偏左政策的社會民主主義卻是必須的,必須做為大公黨的長期執政理念。

建企業,他希望建立一家能夠傳承百年的老企,建黨,他也希望建立一家能夠長久執政一百年的老黨。

應該要進一步加快大公黨的建設呢?

他想。

8月底,隨著法國海軍逐步撤退到羅先港,駐在元山港的北洋本部聯合艦隊對俄國海軍發起了一次總攻。

中國海軍確實有點浮躁,可這一仗打的更沒有懸念。

俄國海軍……說實在的,確實差的太離譜,居然還裝備著1883年時期建造的鐵甲巡洋艦。

在無線電通信、火炮配置、海軍指揮、艦船質量和作戰效果等各個方麵,中俄海軍都存在著天壤之別。

現在,俄國真是沒有什麼想法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通過德皇威廉二世向中國提出和談請求,條件是賠錢但不賠地,隻要中國軍隊撤離俄國領土,其他都可以談。

神經病!

隻準它們貪婪,不準中國人貪婪嗎?

胡楚元沒有拒絕和談請求,條件也很簡單,烏拉爾山脈以東全部歸屬中國領土,沙俄退出亞洲,不退就繼續打。

俄國人當然不同意。

這個時期,胡楚元並沒有打算和俄國真正的坐下來和談,將俄國人和協約國力量驅逐出遠東後,東北兵團、直隸兵團通過鐵路向鄂木斯克集結,青徐兵團南下和江淮兵團會合。

漢城失守後,日軍總計十七個師團,近54萬人的精銳部隊被迫撤退到忠清北道和大邱附近,問題是他們撤退的道路再次被中國海軍截斷。

曆史的悲劇又一次重演了。

北洋艦隊牢牢占據著釜山港和對馬島,中國本部艦隊則駐紮元山港,隨時準備南下襲擊日本北海道,太平洋艦隊和南洋艦隊聯合編隊駐紮在金武灣港,占領了硫磺島群島,將觸手伸向日本南部全境。

在全麵調轉軍力對準俄國之前,胡楚元的計劃很簡單——殲滅日軍在朝鮮的全部陸軍。

在西北戰線,湖廣兵團、直隸兵團、東北兵團和陝甘寧兵團的部分主力師開始會合集結,兩廣兵團全麵調入朝鮮,從釜山登陸,配合北洋艦隊和海軍陸戰師封鎖日軍退路,同時分散日軍的主力,逼迫日軍抽調兵力補防大邱。

閩浙兵團和南洋聯軍集中在琉球群島和日本九州島南部,西南兵團一半部署在越南,一半駐守在江浙、山東等經濟重地。

在直隸地區,胡楚元仍然隻依靠特勤局警備旅和直隸第十師的嫡係及增編部隊維持著京師的安全,青徐兵團留守一個師在錦州,各地普遍還保留一個師編製的預備兵力,另外還有國民警備隊。

總計217萬的陸軍總兵力,外加27萬人的南洋聯軍,再加上包括海軍陸戰師在內44萬海軍部隊,談不上捉襟見肘,但也基本用到了極限。

在朝鮮半島,中國海陸兩軍總兵力已經超過70萬,在西北戰場,中國陸軍總兵力突破132萬。

9月14日。

兩個主要戰場同時開打,為了協調李開鄴和楊宗礪兩個人,陸廣荃親自抵達鄂木斯克擔任總指揮,段祺瑞則在朝鮮繼續擔任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