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綠腰美人(1 / 3)

沒多久,月華在一扇深紅色的大門前停了下來,這院子明顯與其他的不同,院門緊閉,沒有花枝招展的姑娘站在門前拉客,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秦歌楚館,倒像是什麼戒備森嚴的豪門大戶。

明珪抬頭看了一眼門框上的匾額,“策足院?”他頗感興趣的看著這門牌,字體隨性而灑脫,不像時下唐人比較流行的端莊正楷,倒是頗具南北朝的風韻,“何不策高足,先居要路津。這‘策足’二字,放在這裏,倒是既怪異又有趣。”他轉頭看著旁邊的人,想聽聽月華的解釋,但她沒有說話,隻是也抬頭看著門匾,眸子中帶了些懷念,又似乎有一些諷刺,良久,她才收回了視線,不發一言的開始敲門。

沒等多長時間,門從裏邊打開了,開門的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姑娘,模樣清秀爽利,她看了看站在門外的一男一女,有些疑惑,脆生生的問道:“郎君和娘子是何處而來?可有訪帖?”南曲的歌舞坊與北曲不同,並不是誰想進就能進去的,就連熟客,也需要事先派小廝來此打點好,手持訪帖,方可進入。

月華將頭上的一根檀木製的紫釵拔了下來,遞給小姑娘,說道:“有勞小娘子將此物帶給三娘,就說有故人來訪。”

那紫釵是當時她還在這裏時姑娘們統一用的一種釵子,當年離開這裏時,她扔了很多東西,唯獨這個,因為是阿爹設計的,她沒舍得扔掉,就一直放著,這次陪明珪來這裏,她才又重新找出來。

小姑娘接過木釵,略帶疑惑的打量了她一眼,沒說什麼,隻是先請他們二人進了院子裏。

這是長安城中傳統的那種庭院,整潔、樸素是第一印象,但再仔細一看,便能發現這院子設計上的巧思,回廊曲折,掩映□□的花草,景致高低錯落,顯得豐富而不淩亂,這麼看來,倒是和望月樓的風格很是相近。

“月姊姊!”一個身著藏青色襖裙的女子從□□最先跑來,看到月華是一陣欣喜,語氣激動不已。

“冬雪?!”月華幾乎都要認不出眼前已經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了,不由得有些感慨,“都成大姑娘了啊!”

“看到紫釵,我還在想是哪個故人還記得我這老婆子,沒成想竟是月娘,幾年不見,這出落的越發標致了!”

嬌脆悅耳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明珪抬頭一看,迎麵走來了一個頭挽高髻的婦人,麵容姣好,氣質清麗,保養的極為得宜,雖然不知實際年齡是多少,但看起來也就是三十出頭的樣子。

“不敢打擾,這次來也隻是幫一位朋友引薦而已。”月華語氣平平,表情淡然,看不出喜怒。

原來這二人是早已相識的,明珪暗忖,看來月華此前就是在策足院學藝表演的,而且,極有可能與淩音是同一批來此的樂妓,隻是不知此中有何恩怨,竟讓她如此排斥來到這裏。

“不知這位郎君是?”婦人轉頭看向明珪,出聲詢問。

“在下明逸,久聞策足院大名,一直未有機會來此,此次借由月娘相助,這才有幸踏入。”他們進來之前曾商量,為了不讓院子裏的人起疑,保證查案的順利,明珪先不表明身份,所以才在這裏用了化名。

“哪裏的話,郎君風采翩翩,一表人才,能到這兒是策足院的福氣,更不用說還是月娘的朋友,三娘今日一定好好招待郎君。”

“如此,有勞三娘了。”

廖三娘笑意盈盈的走在前麵帶路,已經年過三十的婦人,身姿卻依舊輕盈曼妙,不知為何,明珪覺得這位南曲歌舞坊的當家人,無論是說話的方式,還是待人接物的神態,都有些熟悉的感覺。

看了看旁邊的月華,他終於知道這種熟悉感是從哪裏來的了,這活脫脫就是第二個廖三娘啊,看來,不管她有多討厭這個地方,畢竟在這裏,她受到的影響是連她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深。

走入內廳後,三娘安排他們坐到了樓上單僻出來的廂房,從這個角度看樓下舞台上的表演,清晰自然,而且因為廂房獨立安靜的氛圍,又不受周圍嘈雜環境的影響,看來廖三娘對於他們這次的到訪還是頗為看重的,又或者,隻是很看重月華而已。

“這間廂房本是務本坊的陳郎君預訂好的,結果剛剛陳府譴小廝來說是郎君今日身體抱恙,所以來不了了,可巧,那小廝前腳剛走,你們二位就來了,看來還真是緣分。”廖三娘笑著說罷,看向明珪問道,“不知此處是否還合心意?”

“自是極好,有勞三娘費心。”明珪答謝道。

“那郎君就先在此稍微休息片刻,我會讓丫頭們一會兒把果品小吃,茶具米酒端上來,表演的話,大概申時就可以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