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三百年洪拳 用六年來揣摩(1 / 3)

長江下遊出海口的地方,有一座老城,叫做南通。

南通城濱江臨水,靠近長江的江邊上,有一座公園,濱江公園。

濱江公園緊挨江水的地方,有木製台階,與江水相連,夕陽落下之時,水天相接,波光粼粼。

而木製台階之上,也有人,這人坐在江水觸手可及的地方,眼望江裏,目光如炬。盡管身邊人來人往,但他依然不為所擾。

天黑之後,蘇龍才起身離開,走到公園一角的空地上,趁著月光練起拳來。雙腿擺出長弓大馬,一手在前,一手在後,緊接著渾身一抖,就像是雄獅出河,抖落身上的河水一樣,旋即又化掌為拳,五指緊緊扣在了一起,關節處發出啪啪啪的脆響。緊接著腳下快走幾步,逼近一棵百年銀杏樹,一連串重拳‘餓虎撲食’打出,帶有勢如破竹的威力。

隨後蹬腿發力,合胯扭腰,側起一腳,同時口中‘呔’地發出一聲。因勢發聲,以聲助威,便是洪拳的特色了。

蘇龍練的正是洪拳。

洪拳主打快拳,一個呼吸之間,招式千變萬化,手法之刁鑽,仿佛是冥冥之中自合天機。工字伏虎拳、鐵線拳、虎鶴雙形拳是洪拳的三大拳路,全是貼近實戰的應用拳法,可謂是招招有製敵之威。蘇龍學拳六年,經年的摸爬滾打,已經練就了一身鋼骨鐵膚。尤其是一套虎鶴雙形拳,打的更是虎虎生威。

虎鶴雙形拳是形意拳法,為廣州名人洪熙官得自少林寺的秘傳武功。動作大開大合,仿佛長橋大馬,威猛霸道。以身調氣,以氣催身,進而勁貫骨髓,達到氣吼山河動,舉步風雲起的境界。

最後,蘇龍抱拳如錘,左右互搏了一陣,之後,對著百年銀杏樹一錘下去,似乎有幾百斤的力道。

青龍天罡手是鐵線拳的絕殺招式,自閉經脈,使手腕拳鐵青如龍,出拳的一刹那打開經脈,彙聚全身力氣往外出擊,往往具有製敵於死地的威力。

蘇龍已經練了整整三年,自從考上大學,來到南通之後,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到濱江公園。麵對著寬闊的長江練拳,會感到心胸寬闊,多年的呼吸吐納早已使他的內髒生龍活虎。

練了半個鍾頭,渾身出汗了,就站在江邊迎著江風憑欄遠望,待到汗水褪盡,又練了起來。這次練的不是虎鶴雙形拳,而是洪熙官最擅長的工字伏虎拳,據說,當年洪熙官被清軍追殺,正是用這套拳法創造了以一敵千的傳奇。

工字伏虎拳是一套修煉內勁的拳法,一招一式都是對應著體內某一器官,練拳也就是鍛煉內髒。馬步,深蹲,拐肘,架臂,彈腿,吸腹,開腰,箍脖,一連串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動作按照‘工字伏虎拳’的套路組合起來,就會產生了非同一般的效果,不僅胸腔,腹腔產生豁達的感覺,就是顱腔,口腔和盆腔也有了不同的感受,那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玄而又玄,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

按照書上所講,工字伏虎拳是練習內家氣功的拳法,練到極致,會氣貫如虹口生秘津,身似飄絮渾身無物。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把工字伏虎拳練到極致,吐氣強勁有力,內徑盈身,筋脈盡通,嘴裏生出神秘液體,身子像柳絮一樣,感覺就像沒有任何物體附著。飛簷走壁,裂碑斷石,易如翻掌。

當然了,蘇龍還沒有練到這種境界。而事實上,他也懷疑到底能不能練成那種飛簷走壁的絕技。

不過,就在六年之前,剛剛開始接觸練武的時候,對此卻是深信不疑的。

六年前,蘇龍正讀初二,由於經常被同學欺負,一直想要學武防身。說來也巧,就在他十分渴望練武的時候,一個靠買舊書的小商販出現在了校門口,蘇龍就是在那個小商販哪裏淘到的洪拳一書。

因為練武入迷,蘇龍的成績曾經直線下滑,物理,化學,對他來說都是天書。直到初三,才學會在學習與練武之間分配時間。

現在回頭想想,能夠堅持下來,也是十分感慨。如果不是花費一半的時間在學武上,蘇龍相信,自己能考個更好一點的大學。現如今,知識改變命運。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想要在社會上立足,確實很難。雖然一手的硬功夫,一招青龍天罡手甚至能致人死地,但是在法治社會之下,也隻能權作強身健體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當以牙還牙,睚眥必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