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狼群戰術(2 / 3)

季廣琛卻沒有想到,李慶安竟然這麼快便殺來了,他沉思了片刻,便問道:“李將軍,趙王殿下的命令並不是很明確,你能否解釋一下,趙王殿下是要進攻李璘嗎?”

“是的!”

李抱真很明確地答複了他們三人,“我給你們看的是編譯過的軍令,可以是有點意思含糊,但他原件中的命令非常清晰,命我準備好迎接大軍南下,而是他親自率軍南下。”

“趙王要親自來嗎?”

韓進平有些欣喜地問道,自從天寶六年一別後,他已經快十年沒有看見李慶安了,除了知道他已經快成天下之主外,他的音容笑貌不知和從前有多大的變化。

“真是有點想見見他啊!”韓進平低低歎息一聲。

李抱真卻不知韓進平和李慶安的關係,不由一怔道:“韓使君見過我家大將軍?”

旁邊李銑接口笑道:“韓長使和趙王殿下是老交情了。”

“也談不上什麼老交情。”

韓進平輕捋一下長須笑道:“那年我三十一歲,因犯了刑律被發配到安西粟樓烽戍堡從軍,在第三年時,他也進了戍堡,當了夥長,我便是他手下小兵,和他呆了一年多,小勃律戰役後,我因立軍功被赦免,又重新回到中原,和他一別,已經快十年了。”

李抱真肅然起敬,原來這位長史也是安西的老前輩了,他抱拳施禮道:“原來韓將軍也是粟樓烽戍堡出身,還參加了小勃律戰役,失敬了!”

“嗬嗬!這沒什麼。”

韓進平笑著擺擺手,又問道:“不知道趙王要我們準備什麼?”

一句話提醒了李抱真,他險些忘了正事,便連忙道:“大將軍命令我們控製江陽港,掃清江北的一切李璘軍殘餘,同時招募水勇,征集船隻。”

季廣琛點點頭道:“江都這邊有數萬碼頭工人,水性好的不少,可以在裏麵招募水勇,船隻可以借用漕船,五六千艘沒有問題,這些我們地方衙門可以解決,隻是掃清李璘軍殘餘和控製江陽港,就要拜托李將軍來做了。”

“沒有問題,我也是這個意思,事不宜遲,今天下午我們便開始分工進行,另外我急需三十條大船,請季太守立刻準備,在江陽港等候。”

“好的!我馬上給將軍準備。”

.......

下午,剛吃過午飯,李抱真和司馬李銑率領四千軍向南方疾奔而去,奔出十幾裏便兵分兩路,李銑率領八百團練兵打著北唐軍旗號殺向江陽縣,而李抱真則率三千騎兵向海陵縣殺去。

江陽縣也隸屬於揚州,在江都以南三十裏,位於長江北岸,而縣城離長江的港口又有二十裏距離,由於北唐軍兵力不足,因此在江陽縣隻有百人左右的駐軍,但江陽港卻有李璘的四百水軍,十幾艘戰船,並沿運河修築了一座城堡。

李璘之所以占據江陽港不肯撤軍,就是希望李慶安的軍隊和上次一樣,臨時占領揚州幾個月,這樣當李慶安大軍撤兵時,他的軍隊有江陽港為跳板,便可以迅速殺回來。

但江陽港的南唐水軍日子並不好過,李慶安的軍隊暫時沒有理睬他們,他們便一天天煎熬,過一日算一日。

這天下午,江陽港守軍忽然得到情報,北唐軍騎兵已經向港口殺來,足有一千餘人,他們嚇得魂飛魄散,沒有半點抵抗的意識,紛紛駕船渡江,逃到對岸潤州去了。

李銑率八百團練兵兵不血刃便占領了江陽港,但李抱真占領江陽港隻是為了奪取航船通道,一支由三十艘大船組成的船隊很快通過了江陽港,駛入長江,向東駛去。

李抱真真正要掃清的是海陵縣,確切說是海陵縣的江心島:胡逗州。

海陵縣也就是今天的江蘇泰州,唐朝時隸屬於揚州,管轄麵積極大,向東到海邊,向南到長江沿岸,都是海陵縣的管轄範圍,但基本上都是鹽田和灘塗,沒有什麼城鎮村莊,一條官道也是用於運鹽,直達江邊。

在海陵縣的江邊也有一座碼頭,便是著名的鹽碼頭,每年數萬石鹽便從這裏上船,沿著長江運往內陸各地,同時向東入海,將鹽通過海運運往北方。

唐朝時的長江口和現在大不相同,從江陰一帶便形成了巨大的喇叭口,像現在的啟東縣、海門縣都是大海,還沒有形成陸地,今天的南通在當時隻是一座江心島,和現在的崇明島一般大小,叫做胡逗島,屬於海陵縣管轄,胡逗島以東便是茫茫的大海了。

鹽碼頭和胡逗島目前都在李璘的控製之下,大部分駐紮在鹽碼頭,駐紮有五千軍隊,李璘軍不放棄鹽碼頭主要是為了控製鹽,鹽利是李璘的主要軍費來源之一,在李璘難以控製商稅的情況下,鹽利則快捷便利,每年可以給李璘帶來近百萬貫的收入

因此鹽碼頭對李璘便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李璘的大軍已經撤至江南,而唯獨在鹽碼頭他依然駐有五千重軍,由大將元景曜率領。

元景曜今年三十五歲,原是揚州大都督府下的一名都尉,世家習武,使一杆一丈五的大鐵槍,槍法精奇,在江南一帶他所向披靡,除了李璘十八歲的兒子李易外,他沒有遇到過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