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第十三章

城樓之中靜的可怕,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著默然不語的劉封。

劉封吃驚的看著榻上的劉從,眼中充滿不解,沉默半晌,劉封終於開口。

“劉大人,這是為何?右手中箭雖不利作戰,卻不妨礙大人臨場指揮,大人安心歇息幾日待傷口閉合便又行動如常,況且封年輕識淺對於統軍作戰一竅不通,又如何能擔此重任,望大人收回成命,切不可再提。”

劉從強忍著身上酸痛露出一個苦笑,“大公子,為將者當奮勇向前,斬將奪旗而為士卒表率,如今我手受重傷,重不能提槍,輕不能舞劍,又豈能衝鋒在前統軍作戰,為將者雖有運酬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說法,但末將隻是一個小小的軍司馬,要說陣前殺敵,提刀拚命倒還能湊合,其他的實在汗顏。如果負傷上陣不僅無法仗劍殺敵更是連累親兵護衛,如此豈不影響士氣。此刻樊城兵危將寡,身處重圍,漫說三五日,便是一日也不敢保證穩妥,我又如何養傷,趁現在曹兵銳氣盡失,重整軍威之際,早做決斷,做好布置。此危難之際,正須依仗大公子之勇武,請大公子萬勿推辭”。

劉封再次陷入沉默,對麵眼前的情況他有點不知如何應對,統軍作戰如同義父一樣縱橫天下是他的夢想,但現在機會就在這裏,要說他不心動那是虛偽。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真讓他不好決定。推辭吧,看軍司馬大人確實傷的嚴重,作戰時不免諸多不便,難免會貽誤戰機。要說接受吧,自己年輕識淺,資曆又薄,此刻敵軍重兵圍城,稍有疏忽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自己兵書讀的不少,知識倒也豐富,但是僅僅靠這紙上談兵的功夫和一天不到的戰鬥經驗來領兵作戰,豈不是太過兒戲,萬一因為自己的指揮失當導致全軍覆沒,那自己豈不是萬死難辭其咎。

劉封思前想後一時難以決斷,他抬頭朝大山看去,想看看他們的意見,哪知道大山一看到他投過去的目光便立即低下頭去,擺出一付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姿態,一旁的雷虎、黑子有樣學樣根本不給劉封任何的機會,而矮壯的田雄幹脆背朝著他,遠看四周。

劉封無語,不由硬著頭皮向劉從說道:“劉大人,這裏的將士兵精將勇,論到統軍作戰,對戰場的把握比封不知要強上多少倍。從軍候之中挑選一人暫代豈不更為妥當。何必……”

“左右軍候皆陣亡城頭,軍候一職由假軍候暫代,況且這幫老兄弟我知之甚詳,衝鋒在前可以,真要統軍作戰,無一人可用。”劉從長聲歎道。

劉封心中一亂,這是必死之戰,所選將士皆為忠勇狠絕之輩,勇則勇矣,確不善謀,義父軍中本就缺精於謀略之士,更不可能白白損耗在這裏。劉封頓感頭痛無比,這該如何是好。

陪同大公子前來的左屯長季允看到大公子猶豫不決,便吼聲叫道“大公子怎麼婆婆媽媽的跟個娘們似的,讓你暫代而已,等軍司馬大人傷好即可親衛統軍,又有何為難?”

“混帳,我與大公子議事,豈容你在此胡言亂語。來人,拉下去重責三十軍棍。”劉從強挺起身軀,怒目圓睜,自有一股威嚴。

劉封急忙勸道,“劉大人,萬不可如此,大戰在即切不可再生變故,我答應便是,切不可責罰季大人。”

劉從一聽大喜,強忍著手臂傳來的劇痛便要下榻。一旁的劉封趕忙迎了上去。

大公子的勇武他是親眼所見的,自已使出全力奈何不了華勇分毫,反而差點亡命刀下,敵將如此強悍,但帶傷上陣的大公子隻隨意一劍便斬殺於陣前,這份武勇比之親衛曲趙雲大人亦毫不遜色,曾聽聞大公子時常與張將軍、趙將軍在演武場殺的昏天暗地神鬼變色而不敗,初以為好事者誇大其辭,如今才深信不已,現由大公子親自統軍,手下的這些袍澤兄弟或許還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