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大道章第一

太上老君曰:老君註,見前《淵源》。今本無太上二字。

《道德經》雲: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羲皇上人雲: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大道無形,無之始也。生育天地。不待安排,自然而然。

《神霄經》雲:空洞無形,神炁為真。神非恍惚,炁非氤氳。神生萬神,炁生萬炁。萬神歸一,萬炁合一。神為道機,炁為道樞,機變樞化,三界乃生。元始祖神,變生萬真,元始祖炁,化生諸天。

大道無情,有之始也。運\\行日月。靈寶淨明,普照無窮。

《晉天文誌》雲:天圓如倚蓋,地方如棋局。天盤一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日月本東行,天西旋。《漢渾天儀》雲: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天體圓如彈九,北高南下,形如倚蓋。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下三十六度。南極去北極直徑一百八十二度弱。其依天體隆曲,南極去北極一百八十二度強。正當天之中。南北二極中等之處,謂之赤道,去南北極各九十一度。春分日行赤道,夏至日行赤道之北二十度,去北極六十七度,去南極一百一十五度,謂之黑道。從夏至日以後,日漸南至,秋分還行赤道,與春分同。冬至行赤道之南二十四度,去南極六十七度,去北極一百一十五度,謂之黃道。

自冬至以後,日又漸北矣,又,月行之道與日道相近,交路而過。半在月道裏,半在日道表。其當交則兩道相合,交去極遠處,兩道相去六度。此其日月行道之大略也。《漢誌》雲: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日行遲而月行速也。日本陽也,月本陰也。月不能以自明,資日而後明,故交會於日,則為晦,為朔,其生明為有序焉。是以三日而載生明,因謂之胐。凡八日,月行八十度四分而生明已半,因謂之上弦。十有五日而謂之望,蓋與日對望而明也。十有六日而生魄,是陰魄之生而明退之漸也。二十三日而生魄已半,因謂之下弦。二十七日有半,而月行三百六十五度,已及周天之次,而日之行已遠於二十七度。故月復行二日有半,而再會於次辰之朔也。又雲:謂地居中而天周焉。日在地上為晝,在地下為夜。此日月運\\行之道也。《神霄經》雲:混沌既析,梵炁乃張,大為日月,細為星辰。雲房雲:日月者,陰陽之精,生成萬物。東出西沒,以分晝夜;南北往來,以定寒暑。朱子雲:崑崙大無外,磅礡下深廣。陰陽無停機,寒暑互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