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不見使人愁。
90.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其一
西登香爐峰。
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
噴壑數十裏。
口如飛電來。
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
半灑雲天裏。
仰觀勢轉雄。
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
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口射。
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
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
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
且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
永願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上與星鬥連。
日照香爐生紫煙。
91.登廬山五老峰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雲鬆。
92.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雲。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口絕稱人意。
獨遊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
93.望黃鶴樓
東望黃鶴山。
雄雄半空出。
四麵生白雲。
中峰倚紅日。
岩巒行穹跨。
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
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
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
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
庭寒老芝術。
口予羨攀躋。
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嶽。
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鬆。
永悟客情畢。
94.鸚鵡洲
鸚鵡來過吳江水。
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
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
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
長洲孤月向誰明。
95.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九日天氣清。
登高無秋雲。
造化辟川嶽。
了然楚漢分。
長風鼓橫波。
合遝蹙龍文。
憶昔傳遊豫。
樓船壯橫汾。
今茲討鯨鯢。
旌旆何繽紛。
白羽落酒樽。
洞庭羅三軍。
黃花不掇手。
戰鼓遙相聞。
劍舞轉頹陽。
當時日停曛。
酣歌激壯士。
可以摧妖氛。
齷齪東籬下。
淵明不足群。
96.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
周覽無不極。
明湖映天光。
徹底見秋色。
秋色何蒼然。
際海俱澄鮮。
山青滅遠樹。
水綠無寒煙。
來帆出江中。
去鳥向日邊。
風清長沙浦。
山空雲夢田。
瞻光惜頹發。
閱水悲徂年。
北渚既蕩漾。
東流自潺□。
郢人唱白雪。
越女歌采蓮。
聽此更腸斷。
憑崖淚如泉。
97.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樓觀嶽陽盡。
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
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
吹人舞袖回。
98.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嶽僧方外
衡嶽有闡士。
五峰秀真骨。
見君萬裏心。
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
問道皆請謁。
灑以甘露言。
清涼潤肌發。
明湖落天鏡。
香閣淩銀闕。
登眺餐惠風。
新花期啟發。
99.與賈至舍人於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邕湖
翦落青梧枝。
邕湖坐可窺。
雨洗秋山淨。
林光澹碧滋。
水閑明鏡轉。
雲繞畫屏移。
千古風流事。
名賢共此時。
100.掛席江上待月有懷
待月月未出。
江望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
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
清景不可遊。
耿耿金波裏。
空瞻□鵲樓。
金陵望漢江
漢江回萬裏。
派作九龍盤。
橫潰豁中國。
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後。
三吳不足觀。
我君混區宇。
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
滄浪罷釣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