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望夫石
仿佛古容儀。
含愁帶曙輝。
露如今日淚。
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
無言類楚妃。
寂然芳靄內。
猶若待夫歸。
冬日歸舊山,
未洗染塵纓。
歸來芳草平。
一條藤徑綠。
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
穀寒雲不行。
嫩篁侵舍密。
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
蒼苔壁上生。
穿廚孤雉過。
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
籬疏獸路成。
拂床蒼鼠走。
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
敲鬆擬素貞。
此時重一去。
去合到三清。
50.鄒衍穀
燕穀無暖氣。
窮岩閉嚴陰。
鄒子一吹律。
能回天地心。
51.送客歸吳
江村秋雨歇。
酒盡一帆飛。
路曆波濤去。
家惟坐臥歸。
島花開灼灼。
汀柳細依依。
別後無餘事。
還應掃釣磯。
52.送友生遊峽中
風靜楊柳垂。
看花又別離。
幾年同在此。
今日各驅馳。
峽裏聞猿叫。
山頭見月時。
殷勤一杯酒。
珍重歲寒姿。
53.送袁明府任長沙
別離楊柳青。
樽酒表丹誠。
古道攜琴去。
深山見峽迎。
暖風花繞樹。
秋雨草沿城。
自此長江內。
無因夜犬驚。
54.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崢嶸丞相府。
清切鳳凰池。
羨爾瑤台鶴。
高棲瓊樹枝。
歸飛晴日好。
吟弄惠風吹。
正有乘軒樂。
初當學舞時。
珍禽在羅網。
微命若遊絲。
願托周周羽。
相銜漢水湄。
55.戰城南
戰地何昏昏。
戰士如群蟻。
氣重日輪紅。
血染蓬蒿紫。
烏烏銜人肉。
食悶飛不起。
昨日城上人。
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羅星。
鼙聲殊未已。
妾家夫與兒。
俱在鼙聲裏。
56.胡無人行
十萬羽林兒。
臨洮破郅支。
殺添胡地骨。
降足漢營旗。
塞闊牛羊散。
兵休帳幕移。
空餘隴頭水。
嗚咽向人悲。
57.鞠歌行
麗莫似漢宮妃。
謙莫似黃家女。
黃女持謙齒發高。
漢妃恃麗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
聖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見蔡澤嵌枯詭怪之形狀。
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見田千秋才智不出人。
一朝富貴如有神。
二侯行事在方冊。
泣麟老人終困厄。
夜光抱恨良歎悲。
日月逝矣吾何之。
58.題許宜平庵壁
我吟傳舍詠。
來訪真人居。
煙嶺迷高跡。
雲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瑟。
倚杖空躊躇。
應化遼天鶴。
歸當千歲餘。
59.題峰頂寺
夜宿峰頂寺。
舉手捫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60.題舒州司空山瀑布
斷崖如削瓜。
嵐光破崖綠。
天河從中來。
白雲漲川穀。
玉案赤文字。
世眼不可讀。
攝身淩青霄。
鬆風拂我足。
61.春感
茫茫南與北。
道直事難諧。
榆莢錢生樹。
楊花玉糝街。
塵縈遊子麵。
蝶弄美人釵。
卻憶青山上。
雲門掩竹齋。
62.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範侍禦
我覺秋興逸。
誰雲秋興悲。
山將落日去。
水與晴空宜。
魯酒白玉壺。
送行駐金羈。
歇鞍憩古木。
解帶掛橫枝。
歌鼓川上亭。
曲度神飆吹。
南歌憶郢客。
東囀見齊姬。
清波忽澹蕩。
白雪紛逶迤。
一隔範杜遊。
此歡忽若遺,
雲歸碧海夕。
雁沒青天時。
相失各萬裏。
茫然空爾思。
63.別魯頌
誰道泰山高。
下卻魯連節。
誰雲秦軍眾。
摧卻魯連舌。
獨立天地間。
清風灑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