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不同體質養生要有別(1 / 3)

一、什麼是體質

體質的概念及體質三要素

中醫認為,體質是在人體生命過程中,由先天稟賦和後天諸多因素影響,所形成的個體在形態、功能、心理等方麵相對穩定地固有特殊性。體質具有個體差異性、群類趨同性、相對穩定性和動態可變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會體現在健康和疾病過程之中。《黃帝內經》中就體質進行過深入地研究,它不僅關注個體的差異性,還將體質劃分為若幹類型,並將這些思想貫穿在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養生等很多內容之中,對後世影響深遠。

體質三要素包括髒腑、經絡和形體。藏象學家認為,髒腑是決定人體體質的根本因素,因髒腑是人體生理活動的中心環節,並以五髒為中心、聯係六腑而後外合組織的器官。在先天稟賦的基礎上,體質的優劣主要是指腎的強弱,腎的盛衰會影響其他內髒器官的盛衰,並產生一係列功能和形體的改變。此外,後天諸多因素也是影響體質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為脾胃功能的強弱。

體質不僅取決於人體內髒功能活動的強弱,還要依賴於各髒腑功能活動的相互協調性,而經絡就是髒腑之間聯係、溝通的橋梁。經絡內屬於髒腑,卻外絡於肢節,為人體氣血陰陽運行的通道。體質的好與壞、強與弱,都會通過外部形態表現出來,經絡則擔任著將內髒氣血的陰陽之狀運輸於形外,達到充養形體的任務。

如果內髒氣血陰陽充盛,經絡運行通暢,人體形體則會結實健康;如果內髒氣血陰陽不均衡,或是有偏頗,就會導致經絡運行不暢,形體則表現出虛弱萎軟的狀態。因此,《黃帝內經》中指出:“形體見於外,內髒藏於內,何以知其盛衰?唯觀形體而已。”可見,形體的情況不僅反映出人體內髒氣血陰陽盛衰狀態,還直接關係到人的生命活力。所以,形體也參與了體質的形成。

影響體質的因素

1.先天因素

先天稟賦就是指出生以前,子代在母體內所承受的一切,主要包括父母生殖之精的質量,父母血緣關係所賦予子代的遺傳性,父母的生育年齡,身體狀態,和受孕過程中母親是否注重養胎以及妊娠期對疾病的防禦等因素。

古今醫家都強調夫妻要做到優生優育,這是因為婚育和種子對人體體質的影響包括了先天性與遺傳性兩個方麵,即要保證體質的優秀必須做到優孕。如何做到優孕,在懷孕期間,養胎、護胎、胎教都很重要,其直接影響到胎兒身體發育情況,並對孩子日後體質狀況打下了基礎。

2.後天因素

先天稟賦是體質形成的基礎,並決定著個體體質的相對穩定性和個體體質的特異性,但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後天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會使之發生變化。後天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呢?有生活起居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狀態、精神狀態等方麵。

環境可以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與物質條件的綜合體。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對人體體質的形成和變化產生重要影響。如疾病和藥物因素對體質的影響,例如一些重病、慢性消化性疾病既會損害人體各器官,還會引起髒腑器官功能失和,氣血陰陽失調。為預防和治療疾病所服用的藥物也會影響胚胎的發育,進而使新個體體質的特征發生了改變,不當用藥或藥物的副作用,都會損害個體的體質。

體質具有可調節性,先天因素所導致的體質不良,或是因後天諸多因素引起的體質改變,如陰陽失調,或氣血不足等變化,都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以及合理運用藥食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改善體質,糾正體質偏頗。

陰陽五態之人

1.太陰型體質的人,多陰而無陽,其性格特點為貪而不仁,表麵謙虛,內心陰險,喜索取,惡付出,不識時務,城府深,喜怒不形於色,隻利己,慣用後發製人的手段。其體態表現為麵色暗沉,虛情假意,身體本已長大,卻慣於卑躬屈膝,故作姿態。

2.少陰型體質的人,多陰少陽,其性格特點為喜貪圖小利且暗藏有賊心,好幸災樂禍,見別人有所失,便覺自己有所得,嫉妒心重,不喜施恩於他人。其體態表現為行動鬼祟卻貌似清高,站立時躁動不安,走路時如伏身向前。

3.太陽型體質的人,陽多陰少,其性格特點為喜表現自己,好說大話,言過其實,卻無實際行動能力,好高騖遠,作風草率,過於自信而容易意氣用事,事情失敗後而不知悔改。其體態表現為體形高大,挺腰仰胸,心妄好強。

4.少陽型體質的人,多陽少陰,其性格特點為處事謹慎精細,自尊心強,愛慕虛榮,喜拋頭露麵,善外交,不願做默默無聞的工作。其體態表現為走路時喜仰頭,搖擺身體,雙手經常背於身後。

5.陰陽和平型的人,則陰陽平衡和諧,其性格特點為喜歡一個人安靜自處,不介意個人名利,心安無畏懼,淡泊名利,順其自然,善於順應形勢的發展變化,位高而態度謙恭,不固執保守,識時務,與世無爭。其體態表現為舉止言行大方得體,胸懷坦蕩,處事理智積極樂觀。性格平和,待人親切和善。

九種體質分類

1.平和體質特征

先天不足,但後天養生保健合理。表現為膚色潤澤,頭發烏黑亮澤,眼睛炯炯有神,嗅覺敏銳,唇色紅潤,舌淡紅苔薄白,脈象緩和有力,精力旺盛,體型勻稱;飲食正常,睡眠狀況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開朗樂觀。對環境適應能力比較強。不容易生病,病後易痊愈,但體質不易改變。

2.氣虛體質特征

先天不足,如父母體弱,早產,後天又失於養護,如喂養不當,厭食、偏食。表現為膚色少華,舌淡紅,苔薄白,脈象虛緩無力,體型消瘦或是偏胖,肌肉鬆弛;全身乏力,易產生疲倦感,懶言氣短,易出汗,心悸,精神不振。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膽子小。不能耐受風寒和溫熱。身體容易生病,且病後疾病遷延不愈,還易患內髒下垂、虛勞病。

3.陽虛體質特征

先天不足,後天又失於養護。表現為膚色蒼白,舌體胖嫩,留有齒痕,苔潤,四肢寒涼,神疲乏力,脈象沉遲虛弱,不易口渴,喜歡吃熱食,睡眠多,易腹瀉,喜暖怕涼;夜尿多常起夜,小便清長。此體質者不愛運動。性格內向、沉靜。能耐受春夏溫暖,卻不耐秋冬寒冷。發病時多為寒症,易病痰飲,腫脹,泄瀉,男子易發生陽痿。

4.陰虛體質特征

先天不足,後天失於養護,積勞陰虧。表現為麵色潮紅,皮膚鬆弛,頭發枯焦,口舌幹燥,雙眼幹澀,舌紅苔少而幹,脈象細數;頭暈耳鳴,手足心潮熱,午後加劇,心煩失眠,形體消瘦。性格急躁,好動,活潑。能耐冬季寒冷,不耐春夏溫熱和秋季幹燥。容易患陰虧燥熱病變,或是病後易表現出陰虧症狀。

5.痰濕體質特征

先天遺傳,後天飲食過於肥甘厚味,不節製。表現為臉部皮脂分泌油脂較多,眼睛水腫,舌體胖大,多有齒痕,苔白膩,脈象濡滑;身體疲倦乏力,惡心嘔吐,痰多,汗多且黏,胸悶脘疲,易腹瀉,胃部脹氣,不愛運動,體型肥胖、易水腫。性格沉穩恭謙,善忍耐。對潮濕類環境適應能力差。容易患得中風、胸痹等病症。

6.濕熱體質特征

先天不足,長時間居住在潮濕的地方,喜歡吃肥甘之品,常飲酒。表現為臉部易生痤瘡粉刺,且泛油光,怕熱,易口渴,喜冷飲,脈滑數,身體困倦懈怠,氣粗聲高,容易情緒興奮、緊張,體型強壯;女子帶黃有臭味,舌質紅,苔黃膩,男子則陰囊潮濕。性格急躁,易發怒。難已適應潮濕類環境,和氣溫偏高的天氣。容易患瘡癤、黃疸等症。

7.氣鬱體質特征

先天遺傳,易受驚嚇。表現為膚色暗淡發黃,舌質偏暗,苔薄白,脈弦,適應能力差,易憂鬱寡歡,常歎氣,容易情緒激動,神情鬱悶,胸脅脹滿,咽部有異物感,常噯氣呃逆;女性則出現乳房脹痛,痛經;體型無特殊。性格憂鬱,過度思慮,敏感多疑。不喜陰雨天氣,精神刺激能力較差。容易患有驚恐、鬱證、梅核氣等病症。

8.血淤體質特征

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受到損傷,久病入絡。表現為膚色暗淡,口唇暗淡或發紫,眼眶有黑影,舌體暗紫有淤斑,且舌下靜脈可有曲張,脈象細澀,或是脈律不齊;身體易出現淤斑,刺痛感,且痛處不固定,情緒煩躁;女性出現痛經,或閉經,或崩漏,多有血塊;此體質者體型多消瘦。性格急躁,健忘。不能忍受風、寒入侵。容易患中風、胸痹等病症。

9.過敏體質特征

先天遺傳,後天失於調養。表現為對季節、氣候的適應能力弱,皮膚易出現劃痕,易形成風團、陰疹等,容易患有花粉症、哮喘等,並容易引發宿疾和藥物過敏等。此體質者常有先天缺陷,或有遺傳相關疾病的表現,如先天性或是遺傳性生理缺陷、疾病、過敏性疾病、原發性免疫缺陷等。性格依情況不同而不固定。適應能力較弱,適應季節變化能力差。此體質者易患花粉過敏、藥物過敏、過敏性哮喘等病症。

二、體質不同,養生亦有別

平和體質如何養生

膳食方麵要求平和體質者要注意食物的多樣化,因“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同樣也是中國傳統膳食的養生觀,即五味調和,不可偏嗜。起居如果沒有規律,人過半百就會呈現出衰老的狀態。所以我們應培養規律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學習、工作、睡眠,以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以利身體健康。此外,還要順應四時變化,並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製定符合自己的作息習慣,如春夏應晚睡早起,秋季應早睡早起,冬季應早睡晚起,以保證身體的生理功能保持在平衡穩定的狀態。

在春夏季節應以養陽為主,春天陽氣開始上升,此時應以養肝為主,攝升而不散,溫而不宜熱,不過食辛辣燥熱之品,應多吃蔬菜,如薺菜、菠菜、春筍等。夏季養生應以防暑熱,防長夏過度取涼而濕邪過盛。所以夏季飲食應以清熱解暑,清淡芳香之品為主,如茯苓、薏米、扁豆、冬瓜、絲瓜等利濕淡滲之品。

秋冬兩季則以養陰為主。秋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此時是秋陽高照,溫度較高,素有“秋老虎”之稱,白露過後,雨水減少,天氣變得幹燥起來。因此,秋季養陰,應減少辛辣食物的食用,多吃酸性食物以養陰,如芝麻、梨、葡萄、甘蔗等。冬季天寒地凍,陽氣深藏,此時應斂陰護陽,多食養陰潛陽的食物,如龜、鱉、鱔魚等。

實操篇

氣虛體質如何養生

氣虛體質的人多脾胃虛弱,不宜多食用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的食物,也不宜食用過於厚味滋膩等難以消化的食品。脾主運化,是氣血生成的源頭,在膳食方麵應選用健脾益氣作用的食物,如小米、粳米、糯米、菜花、香菇、豆腐、土豆、紅薯、胡蘿卜、雞肉、雞蛋、刀魚、黃魚、牛肉、兔肉、豬肚等。也可用補氣類的藥膳,常用的補益中藥有人參、黃芪、黨參、白術、山藥、蓮子、龍眼肉、大棗等,可起到養血益精、健脾養胃的作用。用以上食物進補,對增強身體免疫力和基本素質都有很大幫助。

陽虛體質如何養生

陽虛體質者在飲食上應以溫陽補腎、培本固元、強身健體為首,平時應適當進食可起到溫補脾腎陽氣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帶魚、荔枝、龍眼肉、櫻桃、核桃、栗子、韭菜、胡蘿卜、山藥、生薑、辣椒、洋蔥等,這些食物能夠起到補益五髒,強身壯體的作用。此外,陽虛者還應注意不要食用生冷、苦寒、黏膩的食品,即便是夏季也應少食寒涼之品,如西瓜、冬瓜、苦瓜、黃瓜、綠豆、綠茶、冷飲等。

在生活起居上,陽虛者可借助自然界中的陽氣以培補,如堅持空氣浴、陽光浴。陽虛者適宜居住在坐北朝南的房子中,夏季不能因貪涼而外宿,或是在溫度變化大的房間中睡眠,以免身體受風寒而生病。由於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容易出汗,因此應盡量避免強力勞作,以免大汗傷陽,也不可貪圖涼快而過食冷飲,不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長期工作和生活。

陰虛體質如何養生

陰虛體質的人應多進補,具有滋陰潛陽的食物,如桃子、甘蔗、銀耳、海蜇、海參、鮑魚、螃蟹、烏賊、牡蠣、蛤蜊、龜、鱉、豬皮、豆腐、牛奶、糯米、芝麻、綠豆、各種水果和蔬菜等。這些食物多屬性味甘寒性涼,有滋補陰精的功效。中醫中常用來補陰的中藥有玉竹、百合、沙參、燕窩、黃精、天花粉、桑葚、天冬、枸杞子、白木耳、冬蟲夏草等。

痰濕體質如何養生

身體內津液的輸布、運行和代謝與肺、腎、脾關係密切,所以痰濕體質的人應多進食具有健脾除濕、化痰的食物,可適當攝入宣肺、健脾、益腎、化濕、通利的食物,但忌食暴飲暴食、進食速度過快,不利身體消化吸收。痰濕者體型多偏胖,所以應限製鹽的攝入,少吃肥甘厚味、滋膩、苦寒、酸澀的食物,以及各種含有高糖成分的飲品。

痰濕體質者多濕濁偏盛,在選擇居住居室時,應選朝陽,幹燥的房子。若是嗜睡的人則應逐漸減少睡眠時間,多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多曬日光浴,以借助自然界的陽氣宣通體內的陽氣。洗澡水宜用熱水,水熱程度以全身皮膚微微發紅、渾身出汗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