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官員的裏裏外外(13)(1 / 1)

官僚係統與普通民眾不同,但卻交織著一個共同的命題:置身於帝國垂直控製的等級倫序之中而又受到命運的“特殊照拂”,民眾總是被籠罩在官僚係統的陰影下。官僚在民眾的世界中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特別是地方官員(最典型的表述“縣官不如現管”),他們直接支配民眾,他們既是距離民眾遙遠的神聖力量之代表,又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具體控製者,是直接秉承於天地君王的神聖品性,是高高在上的。其治下的黎民百姓,隻能夠對他們的支配表示出恰當的應對,卻沒有對這種支配發問的機會,更不要說質疑了。

在這種情況下,介於民眾與官僚之間的鄉紳群體和血緣組織,就起著極大的溝通作用--他們是組織地方社會、溝通帝國行政與帝國社會的現實力量;他們是帝國的形象和權威在民眾中的詮釋者。正是這種等級倫序原則的貫徹,解決了帝國規模統一所缺少的技術和資源難題,支撐和鞏固了官員在帝國時代宇宙模式中的地位及其神聖性。

小注:

可以說,帝國時代成功解決了前現代條件下,組織大規模統一帝國的種種難題。曆兩千餘年,在人類曆史上建立起了最為龐大的帝國體係,應當說,在前現代化條件下,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官員,最有利的投資

整個社會的開放程度,決定著人們有多大可能選擇最直接、最有利、最安全的參與道路。

王朝時代的中國,官僚體係在理論上說是最為開放的--它幾乎對帝國所有的階層敞開大門,同時它的控製機製,又是最為有利的投機、投資路徑。

帝國時代,官僚的神聖地位體現在整體上,是特殊的利益集團;體現在個體上,是受命運特殊照拂的個人--不僅掌握強有力的權力,還享有財富的特權。天然的享有權。做官是社會各階層最直接、最有利可圖的投資方式,是積累財富、攫取財富、保護財富的最有效手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