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天人之際(5)(1 / 1)

在這種狀態中,個人的神靈世界無限膨脹,可達到解釋一切、預言一切,甚至達到幻覺中的主宰天下的地步--一如現實生活中倫序之巔的帝王。即使是那些試圖追求長生者或者想逃脫倫序牢籠的隱士,也隻不過是在此宇宙秩序中試圖尋求一個憩息點。

“陰--神靈世界”、“陽--人世之間”相互影響,與帝王權力秩序共同交織於宏大的“天人世界”之中。

在“天人世界一鍋粥”的熬製中,“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模式說明,掌握天人世界的秘密,溝通天人,維係宇宙和諧是“天子”(帝王)的使命。那些自詡領悟了天人世界秘密的人物,自然也就具有通天地、達幽微的神奇本領。

但是,要想取代“天子”溝通天地的唯一者地位,這本身是危險的--曆代皆有禁止民間修習天文的條例,關於天人世界的“秘密”知識被嚴格控製在帝王手中,所以在帝國時代試圖以掌握“天人世界”秘密來號召世間的人物,大多把自己的目標定位在掌握生命的秘密(延年益壽或者提高性功能)上以獲得不同凡響的“性”與“命”;一部分人物則把自己的目標定位在預測人間禍福上(借助自身的“神異”或者神靈的感應,來顯示自己的異能)。但是,這種“神功異能”傳統往往衍生出另一獨特的主題--重塑“天地秩序”,這種主題,吸引了絕大多數的野心家和渴望獲得“天人”世界秘密的人物。這些人物,利用天人世界的秘密知識吸引信徒,樹立起自己的“天人秩序”,這種傳統一直是中國曆史上的另一主流,隻是被掩蓋在曆史的封皮之下,沒有被很好地認識。這其實是帝王統係的天人世界的內在邏輯使然--朝代的因革和沒落,都是通過這一話語進行表述。應該說,各種神功異能興旺,正與這種“天人世界一鍋粥”的傳統沒有很好地被研究有關。

天人世界,實質上是帝王權力的世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簡潔的表達可稱之為皇帝教。這當中,皇帝肩負著宇宙的責任,維係著人世的秩序--天、地、人三個領域,由君主聯結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