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玉真(2 / 3)

道觀……?拾音疑惑地歪了歪腦袋,聽這婦人話中的意思,這裏難道不是皇宮而是道觀?可她又是公主身份……

……啊!!!猜不到!!!唐朝當道士的公主一大堆,高宗朝的太平公主不也一樣當過道士?那麵前的女人到底是那些女道士公主中的哪一個?而最重要的是……現在到底是哪一年???

那婦人又走近些來,帶著細細打量的神情看著拾音,頃刻又笑了起來,轉頭對知薇道:“你看這新娘子嚇的,別怕,來,回床上躺著去。和我說說,你可是大喜之日從夫家逃婚的麼?你放心,既然你逃到了我的道觀門前,現在又被我收容進這道觀,我就不會對你的事袖手旁觀,除非我同意,否則誰也不能將你從這觀內強行帶走……”

哈???新娘子……逃婚???這唱的是哪出啊???

拾音一片恍惚中被知薇重新扶回床上躺著,茫然地瞪著兩眼看向正於她床榻邊坐下的婦人。那婦人狀甚憐愛地伸手撫了撫她額頭,又笑道:“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我……我姓裴……”拾音怔忪之下,下意識地回答了她。

“裴?”那婦人一怔,繼而笑道:“原來又是位望族的小姐了。知薇,前年不也有一位崔家小姐拒婚後逃到我這裏來的麼?”

知薇立於她身後,見她發問,立即乖巧地回道:“公主說的是,後來崔小姐在來往的文人雅士中相中了一位翰林學士,公主不還成人之美將她許給那位盧先生了麼?”

貴婦人頷首微笑,又看著拾音道:“所以你盡可放心,就算你是裴行儉的後人,這事我也是管定了的。孩子,那你的名字呢?”

“拾音……”

貴婦聽拾音報上自己名字,雙眼略微睜大,似乎有些訝異之色,頃刻卻又大笑,連她身後的知薇也跟著一起笑起來,這情狀讓拾音完全摸不著頭腦——她的名字,有這麼好笑麼?

“哎喲,這可真是巧了!”貴婦以手掩口,邊笑邊搖著頭,她頭上金步搖都隨之陣陣顫動,好一會才笑看著拾音道:“我那剛出生兩月的小黃鶯兒也叫十音,倒和你的名字一樣……既然如此巧合,那不如就這樣吧。你就在我這道觀留下,平日裏幫我照顧著十音,我看你逃婚也不忘那玉笛,想是你十分珍貴的東西吧?而你既然懂音律,道觀裏平日有客人來時你也可以為我們奏上一曲……”

於是裴拾音第四次穿越的命運就這麼快這麼輕易地被麵前這位當時她還不知道是誰的公主給擅自做主定下了。而她從頭到尾就隻說了三個字——她的名字。

結果到了這天晚上,知薇再進屋裏來照顧她時,拾音才拉著她把目前的一切打聽了個清楚。當然第一個問題就是現在的年月日。而知薇詫異地看她一眼之後,告訴她的年代卻讓拾音差點沒從床上跌下來。

開元八年二月初二。

……………………………………………………

開元???又是開元???還是開元???

這破機器倒是和開元年間卯上了……

拾音簡直哭笑不得,卻同時又在心中暗自慶幸這次依然是開元年間,好歹這是大唐最鼎盛的時代,她再次能確保自己接下來這段未知人生的安全。

而既然如今是開元八年,那麼也就是說,這時距離她離開高適已經過了半年,而離開小白……卻已經過了五年……

高適或許還記得她這個半年前與他要過幾天飯的女孩子,而小白呢?會不會已經把她忘記了?不會,肯定不會!就憑她當場在小白眼前消失無蹤,就足夠那孩子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了……

想到這裏拾音不由一陣掛慮,她是真的擔心她與少年李白的相處會給他該有的人生軌道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偏現在李白也才二十歲,剛剛才到他出川的年紀,離他應該出名的時間還有好幾年,而在通訊如此不發達的古代,實在沒辦法得知他的具體情況……

可想到他長大的模樣,拾音卻又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憧憬,那個高鼻深目、一臉異域長相的高頎少年,如今已長成二十歲的青年了,不知經過這五年時光,他該變成怎樣一副模樣?是否真如書上說的那般仙風道骨、相貌堂堂?

這感覺真的很奇妙,就在一天之前他還是比自己小四歲的孩子,現在卻已經是比她還大一歲的哥哥了……想到這裏,拾音不由莞爾,唇邊剛漾出一絲笑意,她就忽然“啊!”的一聲驚叫,倒把身旁知薇嚇了一跳。

拾音那時想起的是小白當初所說五年後要帶她返回金陵之事,那時她全然不放在心上,可這時候想起小白二十歲出蜀之事,記得史書上就說過他此行去到了江南,還在金陵揚州一帶“駿馬美妾”的花天酒地,李白不是就寫過《示金陵子》等詩麼:“金陵城東誰家子,竊聽琴聲碧窗裏。落花一片天上來, 隨人直渡西江水。楚歌吳語嬌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謝公正要東山妓,攜手林泉處處行。”

……這個死孩子……這果然是他做得出來的事!!!拾音想起初遇他那晚,提到金陵時他那一臉對謝安的豔羨,現在想起都忍不住要笑出聲來的。小白啊小白,如今再回憶,拾音卻一點都不會再為那小白少年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太白而覺得驚訝了,對啊,那孩子一舉一動,可不都和未來那位詩仙的豪放舉動相吻合麼?

哎,如果這次穿越的時間再晚幾年就好了,既然她如今身處長安,也許就能遇到第一次來到京師,以一曲《蜀道難》傾倒了四明狂客賀知章的大李白!哈哈,真不知道他後來寫出《蜀道難》的靈感,會不會與自己陪著他在蜀中那一個月的跋山涉水期間,她時不時地抱怨蜀地山路難行有那麼一點點關係呢?

而既然知道了目前是李隆基執政的開元盛世,還不待知薇介紹,拾音也已猜到了先前那位貴婦的身份,必然是玄宗的兩位妹妹金仙與玉真其中一位。而果然不出拾音所料,一番誤會之下收留了她的公主,正是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