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一口一口地喂我她剛熬好的小米粥的時候,我竟沒有想到過讓她也吃一口;在二哥為我左一件右一件洗衣服的時候,我竟沒有想到過他的衣服是否也該洗了;在我過生日,遠方的朋友打來電話問候的時候,我竟沒有想過問一問他的生日是哪一天……這種“沒想到”來自一種思維定式:我連手都不能動,當然是“什麼也幹不了的人”,我連臉都要別人洗,理應得到別人更多的關心;我已經失去比別人多一半的東西,理應可以要求多一些,對自己的“原諒”也總是“理直氣壯”。正是這種“原諒”,滋生了越來越多的“沒想到”。
其實,真的做不到什麼嗎?
不能為媽媽倒一杯水,但可以在她急著喝的時候,告訴她別燙著;在哥哥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他放一首他平時最愛聽的歌;在朋友過生日的時候,不能去參加他的生日聚會,可以打一個電話,告訴他一定要替自己多吃一塊蛋糕。
那天,媛說她的郵箱打不開了,而自己又沒時間再申請一個。晚上媛回家時,我打開電腦,直接輸入郵箱申請地址,不到十分鍾就為她申請了一個新郵箱。當第二天早上,媛到來的時候,我興奮地打開電腦,讓她看我為她申請的新郵箱。“太好了,謝謝你!”媛的眼睛裏迸發出驚喜與激動的神情。她坐在電腦前有些手忙腳亂看看這,點點那,覺得很新鮮似的。這時的我,心裏被快樂的感覺充溢著。
當媛用這個郵箱成功發了一個郵件後,她回頭看著我,沒有說什麼,眼睛微微一眯,粲然地笑了,我也笑了……
4.隻要活著就有希望
一直以來有這樣一種信念在始終支撐著我的整個世界,當無情的病魔一次又一次地向我襲來時,是它給了我無窮的力量和勇氣去與之抗爭。最終讓死神一次次地與我擦肩而過,這所有的努力,隻是為了能夠活著,去追求理想!雖然我活著每天都要時刻忍受病痛的折磨,但心中的理想卻從未動搖過。為了理想而奮鬥這也是我活著的唯一理由,我明白,隻有讓理想真正變為現實,我才能證明自己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並且努力過,追求過!
幾千個日日夜夜,鬥轉星移,我卻隻能和三哥就這樣坐著,這麼坐著,隻是坐著……生活如一潭死水般的沉寂,身邊沒有一個朋友,就連眼中的所有風景也僅隻是自家的小院,我也隻能從這裏看到春夏秋冬的不斷更替和變換,我真的不甘心就這麼最終默默地離去。我的心中還有太多太多的夢想,這世界上還有太多太多的美麗,我渴望去走進,還有太多太多的心情,我要去體驗。與生俱來的不服輸,讓我毅然奮起一搏,無論將來結果會如何,最起碼我無悔此生!多少次當麵對無情的現實和難以忍受的巨大病痛時,我也曾想到過放棄,可每每此刻,心中的理想就會閃現,於是告誡自己:堅持、堅持,一定要堅持!絕不能做生活的逃兵,要做一個無畏的強者,於是我又倔強地一步步艱難而執著地向前緩緩邁進。雖然前進的速度很慢很慢,但我卻始終堅信勤能補拙、天道酬勤!
在我的第一本書還未出版的時候,我常常在寫稿的閑暇之餘,做這樣的設想:我坐在炕上,麵前擺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整整齊齊的兩撂新書——那是我剛剛出版正飄著書香的新書呀!屋子裏擠滿了我的讀者,他們每人手拿一本新書,正排隊等我為他們簽名呢,而此時的我更是簽完了這本簽那本,忙得不亦樂乎但卻樂此不疲,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美好的設想在我為出書而奮爭的日子裏,為我增添了多少力量,讓我的寂寞也變成了一種幸福。我癡癡地盼望著這一天,不停腳步,隻為早一天讓這一幕成為現實。可令我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就在我的書即將出版發行之時,我卻再一次病倒了,手上的肌肉進一步萎縮,導致我再也無法握筆,這一就要成為現實的設想,竟就這樣成了我今生永遠不可實現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