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讓那些不肯低頭整日想著複國的倭人去挖煤,還是慕扶疏出的歪主意。兩國語言不通,且相隔千裏,倭人去了棒子縣這輩子就別想回去了。
楊瀟和楊允浩都是苦笑連連。
不說楊瀟敢不敢接收那些頑固分子,楊允浩也頭疼怎麼把那些人弄去棒子縣啊!數千人靠兩腿走的話,估計半年一年的也走不到吧!
使臣們都被三郎的“凶殘”嚇到了,不過就是一個無家可歸的前倭國公主“借”了大隋的山頭做了盜匪,沒想到皇帝殺了人家不算,還要連根拔起。雖然日本縣在兩百多年前就已經劃入大隋版圖,可人家怎麼說也算是“前朝貴族”,趕盡殺絕不好吧……
三郎不語,楊允浩和楊瀟麵有難色。慕扶疏微笑道:“允浩可是在擔心如何將人遷到棒子縣?”
楊允浩連連點頭,一臉希冀的看著皇後,滿眼都是“聖人是不是喝醉了皇後涼涼求解圍”
的表情。
“允浩回去後統計一下人數,到時候自然會有船隻過去接他們。”慕扶疏轉過頭看了眼三郎,三郎微笑著哄著三郎,她便接著道:“未免骨肉分離,不分年齡大小都一齊上船。”
果然是要趕盡殺絕。
聽見的人都縮縮脖子,覺得上麵這對天下最尊貴的夫妻頂著那樣一張漂亮和善的臉蛋說著那樣絕情的話真的好嗎?都忍不住齊齊打了個寒戰。
慕扶疏和三郎都沒覺得自己有什麼過分,一個是熟知前世曆史,對那兩個國家沒有一點好印象,一個是看過史書且對老婆忠心不二愛屋及烏,這兩個國家哪怕現在已經被滅了,但是隻要一想起還有餘孽就想狠狠虐是怎麼回事……
帝後的話說出口自然是沒有更改的,楊允浩和楊瀟相視苦笑,口稱“臣遵旨。”
接下來就是很友好的會晤,使臣們提出各種要求,其中包括要求派人來大隋上學,還有要求裝電燈的、學習各種使他們眼花繚亂的技術的……
三郎隻含笑點頭,很溫和的說道:“隻要是我大隋子民,自然都可以享受這些。”
言外之意不是大隋子民就算了。
這些使臣有的是附屬國來的,算是半個大隋人(附屬國是指依附大隋而生存,每年上貢,但自己有稱“王”的那種小國),還有就是像納入大隋版圖的棒子縣日本縣,他們的統治者還是大隋皇帝,不過是委派兩位城主直係領導。因為大隋內部原因,幾十年來這兩個縣倒像是成了國中國,楊瀟和楊允浩兩位城主從他們的爺爺那輩開始就比藩王還舒服,因為不用納貢,也不用隔三差五來長安朝賀,如今的形勢逼得他們不得不低頭,且還得俯下身子。
大隋的火炮可不是吃素的,沒見突厥幾乎被滅了族?如今剩下的不多的突厥人也被大隋“遷徙”過去的漢人們“教化”了,整日的在草原上養著牛馬羊供大隋百姓使用,要知道以前隻有貴族能吃牛肉,因為耕牛稀缺,現在卻不愁沒有牛馬羊,突厥人要用這些牲口換糧食布匹呢。
好在這些使臣也沒昏頭,提的要求都很合理,沒有誰敢說“賣我們火炮”“賣我們大船”之類的。
晚宴在及其友好的氣氛中結束了。本來使臣們就是衝著皇後壽辰來的,現在皇後壽辰已過,他們也沒有理由繼續留下,隻等著天花痘種之事有了結果就要啟程回國。
帝後更加和藹的命理藩院統計好使臣們的歸國路線以及人數,很大方的表示會用船送她們回去。
送他們回去的船隻自然不是普通船隻,而是此次新造準備航海的船隻。三郎和慕扶疏年後要航海,自然是要讓船隻梳洗一下航程,有了經驗才能提供給帝後乘坐不是?
而對於那些使臣們來說,可以坐上那樣高大上又拉風的船,按理來說應該很高興,可是高興的人並不多。他們參觀過那些船隻,那樣的船真的是從沒見過。他們也進過駕駛艙,知道那些船根本就不用人力即能前行,且速度奇快。那樣的船隻送他們回去,既是施恩,也是威脅恐嚇。
其實他們都已經很乖啦!為毛嚇唬了他們不夠,還要嚇唬他們國家的百姓呢?
使臣們滿懷心事,亦喜亦憂的整理著歸家的行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