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扶疏的一節生理衛生課上完,女學生和聽課的目光都變了。文嘉敏就覺得皇後娘娘實乃我輩楷模,她就沒什麼不懂的!
至於其他聽課的雖說都是大老爺們,一開始可能有些羞赧,可是在聽完這節課之後臉更紅了,不是羞的,是激動的。
自古以來,生不出兒子的根源一直都是怪罪在女子身上,卻沒想到完全是男子的事兒!雖然皇後涼涼說的很淺顯,也沒有“科學”根據,可是他們越想越對:種子不對,莊稼地再好也沒用啊!播什麼種長什麼莊稼才是硬道理!
而記憶最深的,自然是那蘇打粉和醋的使用方法。蘇打粉在大隋原是沒有的,但是慕扶疏將她造了出來,因為她要發麵,蒸包子做麵包都需要啊!所以蘇打粉隻有大隋有,之後這種原先用來發麵的粉粉被當做生男利器,價格一路飆升,這就是慕扶疏沒有想到的了。
一行人離開女學生教室,繼續往前走。雖然貌似是無意識的亂走,其實還是被引導了。天一書院目前為止是全大隋最大的書院,光是住宿生就有五百多,真的一個一個教室看下去至少要一天。
上午一般是安排三節課,中間由一個時辰的午休時間,包括用午膳和休息時間。住宿生可以會自己宿舍休息,走讀生可以待在教室或者圖書館、演武場、書畫室琴室等地。書院的學生都有一個類似於學生證一樣的銘牌,午膳時憑借銘牌領取食物,還可以在圖書館借書、演武場練武,書畫室琴室也都要憑借這個牌子進去。
書院占地麵積很大,前身是大戶人家的宅院,裏麵也是草木蔥容繁盛,之後又刻意整修過,小橋流水假山石頭妝點其中,實在是美不勝收。
很快轉悠到了午時,午膳自然也是要在書院吃的。
書院人多,食堂有兩個,中午下學時間是錯開的,低年級最早,接著是中高年級。他們一行人去的是中高年級的食堂。
食堂是按照慕扶疏的想法建造的,寬敞明亮的大堂,整齊的四仙桌和四張椅子排成一線,一共十排,每排十二桌,右側最裏麵是屏風遮擋的八張四仙桌,那是女學生用餐的地方。
食堂共有十五個窗口,明晃晃的玻璃鑲嵌在操作隔間的牆上,外麵能清楚看見裏麵師傅們的工作場景:穿著白袍戴著青色帽子和大口罩,外麵就是十五個窗口,每個窗口站著兩個大娘,也是同樣白衣青帽大口罩。
每個三個窗口就有一個黑板,上麵寫著套餐壹:紅燒雞腿,清炒絲瓜,肉糜蛋羹;套餐二:糖醋小排,韭菜雞蛋,葫蘆燒肉;套餐三:清蒸魚塊,茄子雞丁,老燒蛋。
湯是冬瓜蝦米湯,和飯一樣自己打。
女學生的窗口是第十五個,她們領完,男學生才能去這個窗口領。
因為是套餐,事先都盛放在木質餐盤裏。餐盤是按照現代的不鏽鋼分餐盤做的,一共有五個格子,方便也幹淨。
食堂牆上寫著好幾首詩,比如: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再比如: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每張桌子邊也貼著:“不許剩食”、“量力而為”。
這是警告學子吃多少拿多少,要是剩下食物會被扣學分,年終學分扣得多的是會被退學的。吃完的學生要拿著自己的餐盒去食堂兩邊靠牆的自來水龍頭那裏清洗,邊上的盒子裏有洗碗液,洗幹淨的食盒放到指定地點等待消毒,然後再每人領一個水果離開。
三郎抱著阿照,踩著飯點進了食堂。女學生們下課比較早,已經在最末的窗口排好隊,正低聲商量著要什麼套餐。男學生也陸陸續續的進來,卻都是排好隊井然有序,沒有一點喧嘩和吵鬧。
錢繼祖和周家明都在書院任職,同時也任教。但這名譽院長名聲的楊翁平時不大來,書院基本就是錢繼祖在管。
先生和學子都是在一道吃飯的,不過先生都是和高年級的一起吃,因為低年級的學子年齡小,準備的食物也和高年級的不一樣。
錢繼祖和周家明事先知道有人來參觀,卻不知道帝後會親臨。等他們上完課到食堂,看見明顯高了一個頭,顯得鶴立雞群的皇帝抱著皇長子在二號窗口等待拿飯的時候,都呆呆的不知說什麼好了。
好在學子們還是有眼色的,很有謙讓精神的讓“蒞臨指導”的“領導”們先取飯食。阿照很有魄力的指著一個大雞腿:“要這個!”
食堂的阿姨雖然年過三十,還是被一大一小兩個美男子迷得神魂顛倒,不但挑了個大雞腿飯盒,另外還贈送了一個雞腿,生怕這父子兩不夠吃。結果人家阿照鄙視的看了她一眼:“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