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路燈在大隋啟用(1 / 2)

盛康二年的夏季總的來說雨水充足,雖然有好些地方鬧了瘧疾,好在有了良方,並沒有釀成大禍。而雨水充足的後果就是今年農作物將迎來大豐收。

七月底的時候,長安城的百姓在城內鋪設了水泥的主幹道兩邊,立起了左右對稱的陶瓷燈柱,那些燈柱大約有三四米高,柱身是圓筒形,上麵雕刻著各種圖案,柱頂做成了如意結式樣,左右各有三個小圓筒。

一開始百姓們並不知道這些是派什麼用場的,直到八月初,路燈通電,璀璨燈光映照得大半個長安城亮如白晝時,大家才驚異的發現,那些燈柱裏麵點的居然叫“電”燈,比蠟燭不知道亮了多少倍,簡直就是神器!

在做城市規劃的時候,慕扶疏曾經很為難電線的鋪排。目前還不可能造出高壓線塔,如果電線在空中走,那麼勢必要造出很多電線杆架子,這多影響市容啊!最後還是決定從地下走。

大隋人工不值錢,挖坑之類的活兒多的是人工挖掘,那些幹慣了農活的人挖棄坑來比機器還快速。此次地下管道挖的很深,幾乎能和地鐵站媲美了。好在有了水泥,一切都不成問題。因為這些官道不但要走電線,還順便挖了汙水處理管道。在前世的時候慕扶疏一直很佩服國外一些城市的地下排水係統,既然現在有這個能力,自然要做得最好,這些可是要用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

朝廷此次特意開設了一個新的部門,稱為建設部,專門管理城市建設,新上任的右侍郎是原先在兵部任給事中的沈旻樂。這位來頭不小,家中是鼎鼎大名的豪富,自己也上進,尤其是他身份也不低——催駙馬的同母弟、皇後娘娘的親叔叔。

城鎮建設自然是不能承包的,全是朝廷出錢。現在大隋國庫雖還不是富得流油,至少是能夠派大用的。期間要用到的物資也都是由朝廷和富商合作的工廠出產,隻要出個成本價,加上勞力有大多是“義務”幫忙的百姓,所費其實不多。

地下管道的鋪陳其實也簡單,先排上空心陶管,這些陶管做的很瓷實粗壯,且這個年代沒有什麼重型機械,不用擔心會被壓壞。慕扶疏還預先留了空間,將來還要排自來水管等其他管道。排好後再將和現代比明顯比較粗的電線穿過這些官道,每一段都會標注好時間地段和負責人姓名,並且在距離這裏不遠處會堆放好同樣型號的電線等物,以確保將來這些東西又損壞時能立刻找到替補品進行修補。

忙忙碌碌了一個多月,郊外的發電廠也開始轟隆運轉,其他國家和周邊附屬國派來為皇後娘娘“賀壽”的使者也陸續到了長安。

“阿娘”,阿照已經快九個月,自從上個月起,他對慕扶疏和三郎的稱呼就從“爸爸媽媽”變成了阿爹阿娘,還說是跟小舅舅學的。這個年代的媽媽也有“嬤嬤”的意思,慕扶疏幹脆的應允了。入鄉隨俗,稱呼的事情都是小事。

慕扶疏的雙胞胎弟弟也在十個月的時候開口說話了,雖然沒有阿照這麼有條理和順溜,至少會喊阿爹阿娘姐姐姐夫阿照了……

“阿娘生辰,阿照要送禮物。”阿照一本正經的站在慕扶疏跟前。不錯,就是站。這孩子已經會走了,而且個子也相當於普通的一歲半幼兒。

慕扶疏看著雙眼亮晶晶看著自己的兒子,心底一片柔軟:“好兒子,要給媽媽送什麼禮物?”

“阿爹說阿娘喜歡繡花。”阿照頓了頓,雙手比劃了一下:“阿照要親手繡一個荷包給阿娘!”

慕扶疏如被點穴般瞬時定住,看著阿照很認真的看著自己,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樣子(這麼純潔的阿照怎麼會開玩笑!)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調整了一下表情,慕扶疏艱難地開口:“阿照啊,那個……繡花是小娘子才做的哦!”

“阿娘,我要孝順,老萊子彩衣娛親……阿照也要。”

慕扶疏森森覺得三郎給這麼小的孩子啟蒙是錯誤的。

“阿照啊,那你學老萊子,阿娘給你穿漂亮的衣服你給阿娘跳個舞好不好?”慕扶疏繼續忽悠。

阿照小臉整肅:“阿照是男兒,說到要做到。”

慕扶疏捂臉,最後終於下了殺手鐧,拿出最細的針:“那你先穿針,要是能穿過去阿娘就教你做荷包。”

結果當然是……穿不過去的。

阿照發育再良好,小手指也還沒靈活到能穿針引線。最後總算是死心了,悶悶不樂道:“那阿照明年再給阿娘繡荷包。”

慕扶疏決定晚上給三郎好好上上課,這都教了阿照些什麼?

三郎最近也很忙,有些事並不是動動嘴下麵的人就能做的,畢竟現在的大隋除了慕扶疏,隻有三郎還接觸過一點“現代化”,一些現代設施都是依葫蘆畫瓢出來的,具體的原理、性能和功用除了他們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