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為適應母體外的生活而茁壯成長——第三階段細節指導(9)(1 / 3)

到了妊娠第8個月,胎兒的主要器官都已經發育完畢,身長可達45厘米,皮下脂肪增多,體態日漸豐滿,已臨近妊娠的晚期,孕婦的身子也顯得有些笨重。此時的胎兒對各種外界刺激的信息已有了比較靈敏的反應,對體育的接受能力進一步增強,要抓住有利時機,強化對胎兒的教育。

這時還需要注意不斷地活動肢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或做適合妊娠晚期練習的體操,為胎兒的順利降生做些準備工作。

孕期特別提示

巨大胎兒的發生率

人們向準媽媽祝賀的時候,常常會說:“祝您生個白白胖胖的寶寶!”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是媽媽們的心願,也是她們的驕傲,於是,有些愛子心切的準媽媽便不遺餘力地讓肚子裏的寶寶長胖、再長胖!其實,這不是明智的做法,因為胎兒越大並不意味著就越健康。相反,胎兒過大出生時有可能遇到一些比正常兒更多的潛在麻煩,如易患肥胖症、糖尿病、性功能障礙、智力發育落後等。而且,胎兒太大,容易造成難產,不僅使媽媽飽受痛苦,還容易使胎兒因產程太長而發生窒息。胎兒窒息,在生下來後,即使經搶救脫險,也可能因缺氧或顱內出血造成將來智力發育遲緩。對巨大兒,醫生無奈隻好使用產鉗或做剖宮產手術,但鉗產和剖宮產對胎兒和母親可能產生的損傷比自然分娩要大。

那麼,多重的寶寶是最合適的呢?按照國際通用的定義,新生兒可分為早產兒、低體重兒、正常體重兒和巨大兒4種情況。體重在2500克以下者為低體重兒,4000克以上者為巨大兒。無論是男是女,新生兒的體重在3000~3500克之間比較理想。

近年來巨大兒出生的比率呈上升趨勢,這和孕婦營養補充過剩、脂肪攝入過多、身體鍛煉偏少有關。當然,形成巨大兒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已知與民族、人種、地區、生活習慣、營養狀況等等因素有一定的關係。據臨床報告,孕婦身高超過1.7米以上者,巨大兒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孕周時間過長者,胎兒生長的時間充足,發生巨大兒的機會增多。從產婦的年齡來看,孕婦28歲以上者發生巨大兒的比例顯著上升。已發生巨大兒的產婦中,經產婦發生率偏高。孕婦患有糖尿病也是形成巨大胎兒很常見的原因。隨著母體血糖的升高,胎兒的血糖也會持續增高,並刺激胎兒胰腺分泌過多的胰島素,這就勢必造成脂肪、蛋白質和糖原在胎兒體內蓄積過多,從而導致胎兒長得大而肥胖。

為預防和減少巨大胎兒的發生,準媽媽應根據胎兒生長發育的特點和母體的健康狀況科學地攝入營養。在妊娠頭3個月,胚胎尚小,這一階段膳食中應增加富含B族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易消化食物,以穀物、蔬菜、水果為主,進食適量糖類。在妊娠中期,胎兒生長迅速,各器官係統處於分化奠定階段,孕婦的熱量消耗和所需要的蛋白質要比正常人增加10%~20%,因此食物要以乳品、肉類、蛋類、豆類、蔬菜、水果為主,但脂肪不宜過多。在妊娠晚期,胎兒骨骼發育、皮下脂肪積貯,胎兒的體重一半是在這個階段增加的。根據這一特點,孕婦除了攝入適當足量的糖類、蛋白質類食品外,還可適當增加脂肪性食物。還特別需要補充一些鈣、鐵、磷等無機鹽,如動物肝髒、骨頭湯、海鮮等均為很好的來源。一般來講,食欲好的準媽媽,容易營養過剩。如果準媽媽吃得多而活動又過少的話,往往使營養吸收與消耗失去平衡,增加了妊娠期肥胖和巨大兒的發生率。因此,準媽媽適當控製食量並每天應保持一定的活動量。對易發生巨大兒的孕婦,要做到定期檢查,特別是檢測葡萄糖耐量,以排除妊娠性糖尿病。對於超過預產期時間過長,又無可能順產者,應及早采取剖宮產等方案,以保障母嬰健康。

第33周:品嚐羊水味道的小“美食家”

胎寶寶的發育狀況

現在,寶寶的頂臀長為30厘米,全身長度為43厘米,體重為2千克。

由於大腦的迅速發育,寶寶的頭圍在本周增加了大約9.5毫米,已接近了身體的正常比例。骨骼已經發育完全,鈣、鐵、磷等物質仍在骨骼內積澱,但骨質硬度還較軟。

調節體溫的係統開始運行。雖然寶寶的肺部能夠有節奏地做呼吸樣動作,但是肺仍沒有成熟。他現在皮膚由紅色變成了粉紅色,脂肪繼續堆積。寶寶對周圍的環境開始逐漸熟悉,比如母體外麵的各種噪聲,或者子宮內部的羊水世界。

準媽媽的生理變化

本周子宮底在肚臍上約13厘米處,宮高約33厘米。準媽媽的體重較妊娠前增加9.3~11.5千克。子宮、腹部增大,準媽媽的行動變得笨重遲緩,行臥起坐尤應多當心。越靠近後期,準媽媽出現下肢水腫的現象會越重,用手指按壓腳踝稍上的位置,凹陷下去的地方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平複過來,這是正常的,如果水腫發展至大腿以上,則是病理現象了。陰道分泌較多,仰臥時尤其容易出現腰背痛。

胎教方案

規範行為與習慣的胎教

孕婦的行為和習慣也同樣會影響胎兒。據國內外的研究證實:新生兒的睡眠習慣是在妊娠後幾個月內由母親的睡眠決定的。習慣早起早睡的母親生下的孩子也會和母親一樣有早起的習慣;晚睡晚起的母親生下孩子也會有晚睡的習慣。常熬夜,生活無規律的母親,生下的孩子也會睡眠無規律,愛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