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風清雲淡 (3)(3 / 3)

這樣反複了幾次以後,慧中國師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聽到慧中國師這樣喊,感到非常不解,於是問道:“國師,您在叫誰呀?

國師看他愚笨,萬般無奈地啟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說道:“國師,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塗了嗎?”

慧中國師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說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實在你太辜負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國師!不管到什麼時候,我永遠都不會辜負你,我永遠是你最忠實的侍者,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

慧中國師道:“還說不辜負我,事實上你已經辜負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為什麼隻承認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認自己是佛祖呢?其實,佛祖與眾生沒有區別,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因為眾生不承認自己是佛祖。實在是太遺憾了!”

有一位雲水僧在參訪時,路過一位老太太所管理的庵前休息,他問老婦人道:“師姑!這座庵堂除你之外,還有其他的眷屬嗎?”

老婆婆:“有!”

雲水僧:“怎麼沒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若草若木都是我的眷屬呀!”

雲水僧:“無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師姑的樣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麼樣子?”

雲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雲水僧:“師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並沒有混淆佛法呀!”

雲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這樣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麼?”

老婆婆:“法師!你不可那麼說,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宇宙萬有本是一體的,心、佛、眾生是無差別的,有人卻硬是要將此一體的、無差別的,分割開來並以分別心看待之,故世間上是非善惡,情與無情,甚至男女異類,世出世間諸法,就對待不已了,若以一真法界而言,如老婆婆者何曾混淆?

塵網依依三十春,

昨非今是不須論;

息交豈獨忘知己,

為愛吾廬夏木陰。

--明·蓮池大師

挑擔悟禪

路遙雖能知馬力,日久未必見人心。這身臭皮囊雖說不值當什麼,但包裹著裏層的最令人生畏的心機。

從前,在一座山上,有一座廟宇,廟裏有一位和尚。這和尚已年近花甲,加上有些積蓄,便思量著物色一個老老實實、品德端正的小和尚繼承自己的衣缽。

一天,一個小青年來到廟裏,求見老和尚,表示願意出家。老和尚沒有表態,先叫他在太陽底下站兩個時辰再說。這時正值盛夏,赤日炎炎似火燒,一會兒,小青年熱汗直冒,堅持不住,趁老和尚不在,偷偷溜下山去了。

過幾天,又有一個後生來到廟裏,誠懇地要求出家,請老和尚收他為徒。老和尚也沒有馬上答應,先叫他到小溪裏洗兩個時辰木炭再說。後生覺得洗木炭是捉弄人,當場丟下木炭揚長而去。老和尚見了,不由得連連搖頭。

又過了一段時間,山下又來了個年輕人,他一踏進廟門,就一頭拜倒在老和尚麵前,發誓終生出家,不再糾纏塵世,懇求老和尚開恩收下他。老和尚見他出家之心如此堅決,而且又這般有禮,心裏先有五分歡喜。於是,他便吩咐青年人先在太陽底下站兩個時辰,之後再進廟裏麵談。青年人二話不說,真的在烈日下站了兩個時辰,身上曬脫一層皮,老和尚見了,心裏又增加了三分歡喜。接著老和尚又叫他去洗木炭,青年人毫無怨言拾起木炭,足足洗了兩個時辰。老和尚見這位青年人如此循規蹈矩,彬彬有禮,誠實聽話,自信收到了一個好徒弟,當下便收進門來。

卻說小和尚進廟後確實十分出眾,一月有餘,所做的事件件都令老和尚稱心如意,老和尚人前人後好幾次都說:“收了這麼個賢明老實的徒弟,和尚我真是前世修得的緣啊!”

又是一月過去了。這天老和尚要下山化緣,簡單地交待了小和尚幾句,就放心地走了。可是待老和尚三天後歸來,廟裏早被洗劫一空,惟見牆上留下四句詩:

老老實實日下站,老老實實洗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