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又失敗了,這已經是第二百九十五次了。”這是一個略顯稚嫩且透著些失望的聲音。一個身材瘦小,長相清秀可愛的小男孩從床上坐了起來,他的臉上很幹淨,沒有任何的斑點或者小痣,呈現出一種有些病態的蒼白之色,渾身上下隻穿著一條短褲,和臉色一樣蒼白的皮膚下麵,可以看到那一根根突出的肋骨。隨著自言自語的說話,男孩睜開了他那一雙大大的,清澈到毫無雜質的眸子。
看了看窗外明亮的月光,男孩輕輕的搖了搖頭,自言自語的說道:“哎,最近幾天都是這樣,明明感覺到突破在即,但每次都在幾乎就要突破成功的時候,差了那麼一點點力量,結果功虧一簣。我真的好想趕快衝破這一關啊,這樣我就可以去看看外麵的世界了。師傅說過,隻要我能把這無名功法修至小成,他就應該有把握驅除掉我體內的陰寒之氣了。這樣以來,我就能跟正常的同齡人一樣,參加高考,然後去大城市上大學。我就可以走出這個小山村,出去看看現在還有沒有師傅描述中的那精彩的江湖了,真的是好期待啊!”
男孩名叫龍康,從小生活在嵩山山脈後山山腳下的小村子裏,和爺爺相依為命。說是村子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如今這裏就隻剩下了龍康他們一戶人家。因為背靠大山,下大雨的時候經常會有小規模的洪水和泥石流來侵擾,而且嵩山後山的山勢陡峭,普通人進出村子都需要走上一兩個小時崎嶇難行的山路。雖然這裏距離千年古刹少林寺的垂直距離隻有不到一千米,但二者之間卻被許多斷崖峭壁所阻隔,並沒有可以直接到達的山路可以往來。尋常人如果從這裏出發的話,就算有著專業的登山工具,沒有大半天的功夫也根本不可能到達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五乳峰。所以,從這個小村子到少林寺距離隨近,卻並不能成為遊人們去千古名刹少林寺遊覽的理想路線。和因為少林寺風景區而發展起來的新鄭市(原登封縣城)相比,這個小山村的生活條件實在是太艱苦了,一家人隻能打理著幾畝薄田,靠天吃飯。由於改革開放後農民外出打工潮的出現,這裏為數不多的十幾戶人家也已經在這二三十年間,陸陸續續的搬離了村子。
龍康今年十七歲了,雖然因為身材瘦小,他看起來也就隻有十四,五歲的樣子。從記事時開始,因為天生體弱多病,他就基本就沒怎麼和外界接觸過。在他的生活中,隻有兩個親近的人——一個整天到處采各種各樣的草藥,熬成難喝的湯水逼他喝下的爺爺,和一個經常來蹭吃蹭喝,卻有著一副得道高僧賣相的大和尚,也就是龍康的師傅釋摩尼大師。大和尚的法號真是霸氣,猛的一看,還以為是佛祖他老人家親臨了呢,也不知道這樣的法號是怎麼被主持大大通過的。
由於大和尚不會像爺爺那樣逼著自己喝難喝的藥湯,還會經常給自己講一些外麵世界多姿多彩的事物,和許多讓人熱血沸騰的武俠故事。並且在龍康的央求之下,大和尚還傳授了他兩手粗淺的拳腳功夫,所以單純的像白紙一樣的龍康比之爺爺來,會更願意和大和尚親近。甚至,在龍康八歲的時候他就提出了要像武俠小說中那樣,拜大和尚為師的想法。身為達摩院首座的釋摩尼大師聽了龍康的請求之後,居然真的同意了。也不知他是真的出於對小龍康的喜愛,還是為了日後能更理直氣壯的來龍康家蹭吃蹭喝,反正大和尚就這麼成了龍康的便宜師傅。連拜師儀式都是簡簡單單的由龍康行了拜師大禮,然後奉上一杯香茶,叫聲師傅就完事了。身為師傅的釋摩尼大師,居然連弟子的入門禮物都欠奉,其吝嗇程度,可見一斑。
而龍康的爺爺龍標,也並沒有反對龍康這看似幼稚的拜師行為,並且在兩年之前,以一小壇封藏了三十年的自己釀造的糧食酒為代價,讓大和尚傳授了龍康一套無名心法。當時可把小龍康給激動壞了,在他的想象中,是內功心法就是像武俠小說中說的那樣,修煉了之後就能飛簷走壁,開山裂石,威力無窮的好東東啊!
記得當時大和尚是這樣對龍康說的“康小子啊,要說這套心法,那可是大有來曆滴,要不是你爺爺在釀酒方麵實在是很有一套,貧僧我又是嗜酒如命的話,我是根本不會傳授給你的!這可是違反寺規的啊,被主持那老家夥知道了可是會打我板子滴!戒律院的那幫小禿驢早就看我不順眼了,動不動就借著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去老家夥那裏告我的狀,有了這樣的機會,他們可是不會對本座手下留情滴!”說著,還表情痛苦的揉了揉自己的屁股,好像真的被板子狠狠的打過了一樣。(暈,都說指著和尚罵禿驢,是對和尚這一神聖職業最大的侮辱。可這大和尚居然自己也罵起了同寺的僧人為禿驢......可見這個不守規矩的敢稱呼方丈為老家夥的大和尚對於那些為了維持清規戒律而經常找他麻煩的戒律院弟子們討厭到了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