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2 / 3)

其實當時戴高樂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原本他還想加一句“決定歐洲事務的也始終是歐洲人民”,但是後來他認為這句話的挑釁意味太重,容易引起美國的高度警惕,甚至會引發美國全麵的打壓法國,所以話到了嘴邊戴高樂也放棄了,因為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

比較值得玩味的是本屆北約峰會中丘吉爾的態度,表麵上看丘吉爾完全站在了美國那一邊,也攻擊了戴高樂幾句,但是這種攻擊實際上的殺傷力不足,更像是象征性的敷衍了事,致力於英美特殊友誼的丘吉爾為什麼沒有緊緊的追隨美國呢?

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就在這屆峰會召開的時候,英國第一次核試驗已經準備就緒了,丘吉爾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峰會這邊,而是緊張的期盼著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如果動作足夠快的話,他就可以在本屆峰會上宣布這個好消息了。

丘吉爾的希望成真了,就在艾森豪威爾猛烈攻擊戴高樂的時候,澳大利亞傳來了一聲巨響,英國第一次核試驗取得了成功。當這個好消息傳到丘吉爾耳朵裏時,老煙鬼雀躍而起像個孩子似的手舞足蹈。並且馬上命令新聞官立刻召開新聞發布會,他要親自宣布這個好消息!

“……我很高興的向大家宣布一個重要的消息,就在幾個小時之前,我國在澳大利亞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這次的試驗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我正式向各位宣布,英國成為了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了原子彈技術的國家……英國擁有了自己的核力量,我們將十分謹慎的運用這一力量維護國家的安全!”

英國人的核試驗成功讓戴高樂百感交集,雖然之前他就有了心理準備,但是事情真的發生之後他還是不免有些意興闌珊,甚至有點有點嫉妒,如果法國也擁有了核武器該多好啊!

英國人的核試驗成功直接就改變了本次北約峰會的焦點,之前法國和第一代歐洲坦克才是焦點問題,而現在英國的原子彈則是最矚目的焦點,英國的成功讓北約或者說全世界都意識到了國際關係又要微調了。英國的分量將有所提升。

尤其是美國人,他們必須重新定義一下英美特殊友誼的實質了,英國人成功的做了第一次核試驗雖然不代表英國就擁有了真真正正的核武器,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頭,假以時日英國必然會擁有真正的核打擊能力。而這意味著英國對美國的依賴有所降低,所以必須關注英國的態度,稍微對英國人好一點了。

尤其是現在,當法國人跳腳鬧事的時候,美國必須拉攏英國,因為這是美國在歐洲的主要支點和支持者了,一旦英國也學法國的壞榜樣,那事情就麻煩了。

實際上丘吉爾之所以如此的高興也是因為他意識到了英美特殊友誼中英國全麵被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雖然今後英國依然處於追隨者地位,但那位領導者也不能完全無視英國了。這意味著英國能從美國那裏獲得更多的好處了。

英國核試驗的成功比較有意思的分析來自於民間,西歐媒體一片歡騰,民間分析家、民間政治家普遍認為——英國的核試驗成功意味著自由民主陣營已經全麵趕上和超越的蘇聯,英國和美國同時擁有核武器意味著對蘇聯的絕對優勢,在這種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蘇聯的“侵略擴張”將被製止,世界將重新回到正常秩序。

尤其是那些秉持歐洲之上的民間政治家認為:英國核試驗成功意味著老歐洲在重新崛起,英國人打破了美國和蘇聯的核壟斷,意味著歐洲將逐漸找回自己的地位,今後世界的中心依然在歐洲雲雲。